文章詳細內容
第 30 期 2001/10/29 -- 2001/11/4 財經專欄
 
本屆諾貝爾經濟學獎有感
吳惠林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在十月戰火掩蓋下,每年十月的諾貝爾獎,今年仍照例出爐,自1969年也加入受獎行列的經濟學獎,也於台北時間10月10日晚間揭曉。本屆得獎者共有三位,青一色是美國學者,分別是加大柏克萊分校的艾克羅夫(G.A.Akerlof)、史丹福大學的史賓斯(A.M. Spence),以及哥倫比亞大學的史蒂格里茲(J.E. Stigliz)。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三人獲獎的理由,是「對資訊不對稱市場分析的研究,其貢獻構成現代資訊經濟學的核心」。


特殊成就是獎勵重點

關於這三位得獎者在資訊不對稱市場分析的研究之貢獻,本刊上期第七版已有鍾谷蘭教授的扼要介紹。無疑地,他們三人在該領域的成就,獲獎應是「實至名歸」。不過,若將諾貝爾獎設立的原始目的對應來看,我們不免會有一些迷惘的失落感。

經查諾貝爾獎係1901年依諾貝爾(Alfred Nobel)遺囑設立的,原先只有物理、化學、醫學、文學,以及和平等五種,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為慶祝成立三百週年,出資創設經濟學獎這個新獎項,給獎標準基本上與原先相同。而諾貝爾希望獎勵的是「特殊成就」,而非「傑出的個人」,但成就是附在人的身上,因而歷來世人似乎本末倒置的將焦點置於「得獎者」。

不論諾貝爾獎是對特殊成就或是得獎者的鼓勵,最終的目的應是希望這些特殊成就和得獎者能對人類福祉有所增進。其實,人間的形形色色獎項不也都是為了此種目的嗎?諾貝爾獎究竟有何不一樣的特色呢?獎金較多、名氣較響、較稀有應該都是特色,而由民間對諾貝爾獎得主都存有一種高度尊崇的心態也可見一斑。所以,諾貝爾獎如何維持其鶴立雞群的地位,應是一種重要的任務。

回到諾貝爾獎設立的初衷,諾貝爾在意的是人類福祉的促進。雖然有這麼一說,說諾貝爾是為贖其發明火藥竟淪為殺人工具,以至於其兄弟死時被誤認是他而被媒體稱為「劊子手」,才設立五項諾貝爾獎,但其旨意毋寧是值得肯定和稱道的。我們是可以檢視百年來,此獎是否達成它的目的了?姑且不談其他獎項,我們就由最年輕的經濟學獎來看吧!


資訊不對稱回歸現實世界

以本屆來說,被獎勵的「特殊成就」是「資訊不對稱市場的研究」,因其挑戰「傳統經濟理論」。就這點來看,或可說不再讓錯誤的傳統經濟理論繼續誤導。可是,對人類的福祉之增進真的有特殊貢獻嗎?所謂「資訊不對稱市場」,顧名思義指的是市場內的資訊是不對稱的,所指涉的對象當然是交易雙方對於 「交易品質」之資訊。隨便問一位路人,各個市場的交易雙方所擁有的資訊是否相同,答案想必會是很清楚的「不同!」

在人世間,資訊不對稱是常態,所以研究「資訊不對稱市場」本是理所當然,也沒有啥突破性可言,而經濟學誕生初期,經濟學家也都是在這種實際市場裏觀察活生生的「人的行為」。所以,本屆得獎者的成就應在「將經濟學部份回歸其本質」,這點或可算作「特出」吧!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