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require '../adsleft.htm';?>
書 名: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 作 者:道格拉斯‧諾斯 譯 者:劉瑞華 出 版:時報出版
道格拉斯‧諾斯(Douglass C‧North,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認為,經濟史的任務,是解釋經濟結構在長期間的變化與成就。他明白指出,分析這種長期歷史的架構,應涵蓋多種理論,並能互相配合,包括人口理論、知識成長理論以及制度理論等。
以制度理論為核心
諾斯在本書中所提出的,乃是一個以「制度理論」為中心的分析架構。新古典經濟理論假設每個人行為都在追求最大滿足(經濟學教本都以效用稱之),諾斯批評這種方式很難導出推動制度變動的集體行為;而馬克思理論中的階級鬥爭分析,他則批評沒有適當的行為目標前提假設。於是諾斯有別於這兩大主流,採用以「交易成本」為基礎的組織行為假設。這個根本上的突破,使諾斯超越了長期困擾經濟史學家的障礙,而能建立其制度理論以進行歷史結構與變遷的分析。
所謂交易成本,是指買賣要成交,除了直接支付產品的價款外,其他必須承擔的成本,不論買方或賣方的負擔,都是交易成本。例如,你開車到鄰縣大賣場買便宜貨所花的交通與時間(成本);山上原住民把水果挑到山下所花的時間與體力(成本)。這些交易成本可能付給了司機或當事者自己用掉了。為什麼特別強調交易成本呢? 因為,人們改善生活(經濟成長),是來源於「分工、專業、交易」;任何自由買賣一定都是買賣方雙贏,所以買賣越多,雙方的好處就越大。買賣時除了買方付給賣方的價款外,如果還要負擔很高的「交易成本」,那這宗買賣就難成交了。反過來說,交易成本如能進一步降低,就要有另一波經濟成長了。因此,交易成本就是經濟成長的關鍵因素。
強調意識型態的重要
諾斯在本書的制度理論架構中,除了已經有的財產權之外, 特別強調政府理論、經濟組織以及意識型態。無論政治組織或經濟組織的形成與演變,都無法完全以純粹的經濟理性行為來解釋。尤其是那些造成制度改變的集體行動往往涉及嚴重的「搭便車」問題,更加需要考慮意識型態的作用。諾斯在制度理論中結合意識型態來分析集體行為,彌補新古典經濟理論之個人理性的不足。
諾斯在模型中強調意識型態的重要,這在經濟理論中也是一大突破。意識型態涉及人的偏好,而在新古典模型中所給定的時間中,人們的偏好是不變的。假使給定的時間夠長,則人們的偏好是可以改變的。簡單說,意識型態就是個人效用函數裡有個人消費以外的因素,例如統獨意識。一個主張「台灣獨立」的人,任何有利台獨的事都給他帶來效用,所以他會為此付出時間精力(如參加遊行) 。但是,意識型態不只是政治上的觀念而已,更普遍的是對倫理、道德、善惡的看法。如果偏好改變了,人們的選擇組合也會跟著發生變化。為什麼人們不在鄉間隨便亂倒垃圾? 為什麼當可能的懲罰相對於利益是微不足道的時候,人們不騙不偷?由於家庭和教育灌輸的價值觀念導致人們的自律,以致於他們不會做出搭便車行為。如果在消費函數中加入別人或社會上的效用,我們就不會做出損人不利己的選擇,且甚至會做出「利他」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