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26 期 2001/10/1 -- 2001/10/7 財經專欄【財經書園專欄】
 
自由貿易v.s.貿易競爭
許振明  台大經濟系教授
 

書 名:全球經濟預言
作 者:Paul Krugman
譯 者:周翠如
出 版:先覺出版



眾所周知,東亞各國,由於戰後陸續採出口為導向的發展策略,經濟乃能快速成長。美國自從1970年代末期以來,對外貿易入超現象日益嚴重,使得90年代許多國際政治學者倡導具貿易保護色彩的「競爭性國際主義」或「流行國際主義」。根據他們的觀點,在國際經濟中,國家應被視為企業體。而貿易政策應採取競爭策略,美國才能與貿易強國日本及歐盟競爭。換言之,他們認為各國在國際貿易方面,並不是互補分工合作,而是一場互相競爭的零和遊戲。

柯林頓政府的貿易政策受此思潮影響頗大。在此種貿易保護主義陰影下,美國在1993年與加拿大及墨西哥簽署「北美自由貿易協訂」,並且與世界貿易組織於1994年簽署「巴拉圭回合協定」,一方面形成貿易壁壘,另一方面逼迫各國開放給美國具有比較利益的農產品及服務業貿易。此外,美國利用各種反傾銷報復措施,脅迫日本、南韓、台灣、中國等國開放貿易,限制商品進口美國。面對此種不利局面,東亞各國經濟發展逐漸蒙上一層陰影。

這本《全球經濟預言》即是在這種背景中產生。作者克魯曼針對柯林頓政府所倚重的國際經濟事務幕僚,以及他們所持的流行國際主義觀點加以撻伐。

基本上,克魯曼是主張自由貿易的經濟學家。他寫的教科書《國際經濟學》廣受學界歡迎,目前已經出了四版,其中基本原理即在強調國際貿易所帶來的好處。雖然本書所持論點並未脫離之前一貫的主張,但由於本書對許多著名學者的論點加以批判,使得本書更具生動活潑的特質,提高了可讀性。

克魯曼在本書中指出,美國進出口貿易佔國民生產毛額約20%左右,對外依存度並不高。他認為,美國的經濟成長主要決定於國內技術進步及生產力之提高。因此當MIT的佘羅教授以及曾是柯林頓首席經濟顧問泰順等人,主張貿易競爭及策略性貿易時,克魯曼頗不以為然。他在本書第十一章,質疑東亞國家在1994年以前施行策略性產業及貿易政策對於經濟成長的貢獻。他認為大部分東亞國家是因提高投資率及教育水準達成經濟成長,而非經由技術的進步所帶動。由實證資料顯示,這些快速發展的亞洲國家技術效率並無顯著改變,技術改進均源自邊做邊學。

以今日美國的經濟規模,克魯曼不贊同美國政府放棄資本主義自由競爭之理念,並認為現存傳統經濟政策有必要修正。在本書第九章,克魯曼指出美國政府在1993年執行反自由貿易及強勢美元,已使美國在1992年至1995年貿易赤字逐步累積。

值得注意的是,東南亞各國的經濟發展,政府多介入運作,因此許多國家都仿照日本,實施保護新興產業及金融服務業的政策,並且實施發展策略性工業的產業政策。最近流行國際主義者提出「國家競爭力」觀念,亦為我國政府決策當局奉為圭臬。以台灣進出口值佔國民總生產值87%左右,與美國狀況殊異來看,是否台灣貿易及產業政策應順應克魯曼的主張,似乎有待進一步探討。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