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怪颱納莉無情地橫掃寶島台灣,由東到西,自北到南幾無一處倖免,破了多項記錄,也創了一些先例。在一片淒然景象下,受災民眾怨氣衝天,極易引發情緒,而政府官員若不識時務,忘記修口惜言,惹禍上身的機率就很高。經建會主委陳博志就是一個例子。
當風災重創出現時,媒體記者詢問陳主委颱風災害對經濟的如何影響。媒體以「台北所得較高,可刺激景氣」當標題,報導內容的大要是風災雖重創北台灣,但只要未對生產設施造成破懷,就不會對經濟造成不利影響,而颱風對一般民眾家計部門造成損害,但台北的國民所得較多,反可刺激景氣。
重大天災可刺激景氣?
這則消息的報導與記者的評論一起並列見報,評論以「高官刺激景氣談話,令人無奈」為標題,內文對「天災會造成破壞,但有破壞才有建設,為了災後重建必須增加支出或消費性投資,有了投資就足以構成經濟成長的動力和要素」之理論基礎加以駁斥,認為此說若成立,飽受經濟不景氣的台灣民眾,就應祈禱多來幾個天災侵襲,而且造成的災情要愈大愈好,記者再舉出台灣民眾一再經歷象神、桃芝等重大天災摧殘,損害一次比一次嚴重,卻遲遲未見景氣的春天,台灣經濟且每下愈況來否定天災有助經濟成長的論調。除了該報記者的質疑外,其他媒體也有 「不食人間煙火」 的譏諷,且以「升斗小民汽車進水了,只能改騎機車,沒機車就改搭公車。家具、電器泡湯了,充其量送修,不能修,忍著生活不便不用,沒錢怎麼買新的。如此,如何刺激景氣呢?」 表示無法苟同。
生命財產損失換來的經濟成長划算嗎?
陳主委面對質疑,也投書報紙試圖說明白,講清楚,主要說風災對景氣影響可分兩類,一是對生產設施的傷害,會降低生產,對景氣不利;一是像生活用品類的損失,若人民有錢支出對景氣有正面影響。整體影響如何,需視兩者相對大小而定。陳主委進一步再說,災難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是既有資產的減少,未在國民所得呈現;而復建所增加的需求和生產,卻是新增的,包括在國民所得中。因此,災難發生時,是可能出現景氣和國民所得提高的情況,但因人民財富減少,整體而言人民仍將受損。所以,天災對整體社會絕對是損失,但人員復原的努力對景氣和生活有直接幫助。陳主委由需求面和供給面扼要地澄清他的想法,並下結論說,這兩方面的努力愈成功,對景氣和經濟成長率就愈有正面幫助,且可減少整體損失。
平實地說,如果能將情緒性字眼和態度丟掉,這樣子的論辯是值得肯定的,讓我們對常用的一些總體指標之內涵,會有更清楚的認知,誤用機率也可減低。上述兩邊說法都有其道理,關鍵點就在應對「國民所得」和「財富」兩個基本概念之清楚區分,此可參見本期五版王素彎的分析。災難、尤其是重大災難,確實有助景氣復甦,美國911事件發生後,知名經濟學家克魯曼也有此說,且有其道理在,別忘了代價是很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