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require '../adsleft.htm';?>
岩石的秘密
踏進內溝,看著經由溪流刻劃出來的美麗岩壁,隱約透露了一段它歷盡滄桑的秘密。我們把時光拉到一千八百萬到二千四百萬年前,這裡一片汪洋,海水曾經幾度消退,乾凅的海床長滿了綠油油的植被。但再度身陷海水時,從大陸華南衝下來的泥沙,層層疊疊的覆蓋,那些植被在地下經溫度及壓力慢慢的轉化,變成了今日的「叭嗹煤礦」和「五分煤礦」。有時海流較強把泥沙掏洗得又潔白又乾淨,也造就了現在的「砂岩」。在堆積的過程中,有一些鐵質沉澱在上面,使得砂岩上有一層層的「紅色紋理」。有時海流平緩整個地面留下一層厚厚的泥漿,也就是內溝最容易崩解的「頁岩」。當時還有一些動物在沙灘挖穴築巢,留下許多「生痕化石」。
大約在兩百萬到兩百五十萬年前,這裡的山只露出一半高,有一段時間氣候溫和,許多藻類和貝類就在岩壁上附著或挖穴。這些生物死亡後,海水侵蝕形成了明舉山的「蜂窩岩」。山不斷抬升,海水也不斷侵蝕,含鐵質的砂岩較硬,侵蝕速度較慢,替內溝留下許多流水般的「風化紋」(銹染紋)。
地殼擠壓並沒有停止,大塊的岩石也因此裂開,成了縱橫交錯的「節理」,甚至被海浪沖成「海蝕洞」。山不停的往上抬昇,傾斜、摺皺、斷層、崩塌…,把大地刻劃得玲瓏有緻,讓人難以想像美麗山川的背後竟是一連串的大地衝突。
植物的戰國時代
在最近一次冰河時期,海水消退,許多動植物從別的地方遷徙過來。內溝也陷入冰天雪地的酷寒,可說是滑雪的好地方,當時寒帶植物佔滿了這片地。可是冰河結束,氣候不斷暖化。善於競爭的溫帶和亞熱帶闊葉林從山腳下逐漸侵占地盤,寒帶植物生長較慢,紛紛失去了舞台。但內溝地形特殊,在大尖坪山留下一片又濕又冷的山頭,因為每年冬天有強勁的東北季風從基隆河谷衝進來,熱帶闊葉林是無法承受得了,也就成了耐寒植物的天堂。
這些耐寒植物特別得不得了,因為它的族群生長在高山上,個子不高,開的花又多又美,通常您要爬到海拔兩千公尺上下,比較容易看到。陽明山有北降氣候的山頭也要五百公尺才會看到它稀稀疏疏的生長,在大尖坪山只有海拔一三二公尺,卻成群把您包圍起來,讓人有如置身高山的感覺。春天一到,馬醉木的花像一串串白色鈴鐺,還有越橘的花像紅色的小燈泡琳琅滿樹。在她們附近還有一些難得看到的高山植物「守城滿山紅」和「禹餘糧」,周圍陡峭的岩壁上還點綴著一叢一叢的金毛杜鵑。這些高山野花竟然生長在內溝山,真是一個叫人興奮和驕傲的地方。
漢人來到這塊地方,看到滿山又高又大的樟楠樹種,還有貴重的烏心石,這些都是建材和家具的高級材料,其他樹種也可做為薪材,於是大肆砍伐。為了種相思樹及其他作物,更是大量燒墾,使得原生樹種幾乎全軍覆沒。隨著礦業消失,加上作物也使用殆盡,留下的荒地很快的又被芒草和一些陽性樹種佔滿。這些樹種雖然生長快速,但也很快的走到生命盡頭,逐漸又被楠榕林取代。迎風面及稜線位置長一些青剛櫟為主的風衝植物。只要走進內溝,您將會發現都是最近幾十年的次生小樹,而且還躺著許多被演替的枯木。
動物的快樂天堂
有枯木就有分解它的白蟻和甲蟲的幼蟲,也因此引來許多穿山甲。牠們性情溫和行動緩慢,漢人和原住民都把牠當作補品獵殺,直到近年列為保育動物,才逐漸恢復生機。整個森林物種的多樣化孕育著各式各樣的昆蟲鳥獸,常會發現許多珍稀的物種如鼬獾、蜂鷹、黑鳶、黑頭翡翠、翠翼鳩、領角鴞、環頸雉、鐵線蟲、醋蝎、大隱翅蟲…。台北市野鳥協會林老師記錄到將近七十種鳥類,其中保育類的佔十二種。有一次被鳥友看到五百隻的赤腹鷹在空中,至少有七種猛禽把此地當獵場,以食物鏈來看,生態超級豐富。如果昆蟲鳥獸們躲得讓您看不到,不妨用耳朵聽聽,尤其傍晚天剛暗下來,許多蟲忍不住大唱情歌,您會發現草木之間滿滿的蟲,不同區位品種也都不一樣。(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