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車站名:後壁 線路名:縱貫線 建築年代:1902 驛舍材質:日式木造
台灣的老地名實在非常有趣,當初草萊初創,篳路藍縷的先民們在這塊土地上種植、屯墾、繁衍,也為賴以維生的土地命名。由於早年識字的人不多,取地名也十分隨性,如「柳營、新營、林鳳營」等是依據鄭成功屯兵之地為地名,像「鶯歌」之名就因為當地有一酷似鸚鵡的巨石而來。「山佳」則因地處山腳下原名就叫「山仔腳」。如此口耳相傳,久而久之就約定俗成了。至於「後壁」到底為甚麼叫後壁?很後悔當初到達貴寶地竟沒找當地耆宿探究清楚。
後壁距離上一個老站南靖僅五分鐘車程,但顯然忙碌多了,出站之後有一片大廣場,前面就是大馬路,木造老站披著乳白新裝,看起來倒是清爽宜人。上百台各色各樣的腳踏車、摩托車櫛比鱗次排置站前,構成繽紛熱鬧的車站風景。此刻,已近黃昏,陸陸續續有提早下課的學生正悠閒地跨上著自己的座騎踏向歸途。
想像入夜之後的車站,行人漸稀,車陣也散了,梅雨季的夜空無星無月,厚厚的雲層積捲天際,或許會是一個憂愁的晚瞑吧!坐在廣場「頭前」一株闊葉樹下畫「後壁」的人,沉浸在想像的「夜車站」情境中。
他回憶1994年初訪此地,車站兩旁還有一些民宅,右側有一棟美麗的洋樓,聽說是家旅店。馬路也沒有現在寬敞,感覺上較為僻靜。那時候月台為配合新車種的高度,居然用枕木舖滿月台以增加高度,方便乘客上下。他就坐在枕木上畫下站內風情,至於為何不畫車站正面?因為發現鄰近的「林鳳營」和「後壁」長得幾乎同一個模子,為求取變化,只有從選取角度下手了。
據悉,在交通不太便利的日本時代要前往「關子嶺溫泉」必須由此地轉乘汽車,那時候關子嶺已是南台灣頗負盛名的溫泉鄉,原來,這小小的車站也曾有風光熱鬧的過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