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20 期 2001/8/20 -- 2001/8/26 財經專欄
 
一步一腳印 腳踏實地較實在
吳惠林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中年以上的台灣住民,對於劉福助這個名字應該不會陌生。這位曾經有「民謠歌王」稱號的歌者,其自譜自唱的「安童哥買菜」曾紅遍台灣大街小巷,據說當年不只本省同胞愛聽,連外省同胞也喜歡,可說不只是老少咸宜的一首歌呢!

既然號稱民謠歌王,當然不只唱紅這首民謠了,其他諸如「勸世歌」、「行行出狀元」、「一樣米飼百樣人」,以及「祖母的話」等等也都膾炙人口。在「祖母的話」歌詞裏,開頭就是「做人的媳婦就要知道理,晚晚去睏要早早起…」,意即要媳婦守為人媳婦的規矩,由於貼近當時的民風,推出後大受祖母們的歡迎,據說有人還因此稱劉福助為「祖母的情人」呢!

貧苦環境中奮起

今年7月號《光華》雜誌「傳唱憶往歌未央」專欄裏,特別介紹了這位民謠歌王。由報導中,我們得知劉福助出身清苦,一家九口全靠當皮鞋匠的父親之微薄收入過活,不幸在十三歲那年父親又過世,劉福助差一點連小學都無法畢業。

雖然沒有讀多少書,但劉福助肯下功夫學習,識譜能力很強,也勤背歌曲,進而達到任何歌曲只要拿到手,稍作推敲立即可以哼唱的境界。

劉福助的「民謠歌王」名號並非平白得來的,他勤於蒐集地方歌謠,每到一地參觀,就會特別留意當地戲曲,不論是歌仔戲、南管等等都用心了解並探索其內涵,連「法師」作法事的吟唱也聽的津津有味。經過一段日子的努力蒐集後,劉福助就將這些地方性音樂融入其創作歌曲中。由於他從日常生活中實地取材,他的創作曲也都能引起大眾的共鳴。

當現代流行曲興起後,劉福助也面臨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的宿命。但他沒被打倒,轉而在電視連續劇裏掙得一席之地,演活了逗趣的甘草人物。劉福助回顧其四十年的演藝生涯,對於自己從低層一步步走上來,沒有被環境打倒,迄今還有演出機會感到很驕傲。劉福助以一個過來人的經驗,語重心長地表示:「這個社會沒有不勞而獲的,即使有,也不會長久。」他又認為,個人的實力最重要,也是誰也搶不走的真功夫,特別是在汰換率高的演藝界,沒有實力很快就會被判出局,千萬不要想一步登天。

厚植實力最實在

在一片不景氣聲中,也有不少演藝人員感受到失業危機,並曾遊行抗議外國演藝人員搶飯碗,甚至於要求政府訂定工作保障、限制外國人演出機會。在這種現狀下,讀到劉福助的事蹟,難免讓我感觸特別多。兩相對照之下,意境的差別何其之大!「沒有不勞而獲的,即使有,也不會長久」,「實力最重要,不要想一步登天」,堅持這種簡單、實在又樸實看法並親身實踐的劉福助,以沒被環境打倒的活見證來為一步一腳印作詮釋,不是頂感人的嗎?這不也就是遍布台灣民間綿綿不絕堅忍生命力的一粒子嗎?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