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19 期 2001/8/13 -- 2001/8/19 生活萬象
 
一個生命的誕生
難忘的陪產經驗
謝恩  
 
圖/小石榴

我向來笨手笨腳,也從未有過陪產經驗,但是我想,幫忙跑腿打雜,倒不成問題,所以就一口答應了陪產!誰知…


美慧開始陣痛那天,我趕到她家。由於陣痛還沒那麼頻繁,美慧又不怎麼想休息,所以我們就一邊逗著孩子玩,一邊聊了起來。

「居家生產」在國內尚未普遍,而與大醫院相較,生產時突發狀況的應急措施也比較不足;問美慧為何從第一胎開始,就甘願承擔多一些風險甚至來自親友的關切與壓力,選擇這樣的生產方式?

有虔誠宗教信仰的美慧說,其中一個很主要的原因是,她怕醫院冷冰冰、四周都是陌生醫護人員的環境。在生產的極大苦痛中,她不但將無法放鬆,而且會忘了她所從而來的宇宙源頭。

所以,美慧想在「自己的家裡」,在熟悉、能使她自在的環境中,等待這「上蒼賜予的孩子」來臨;她也願她最愛、也最愛她的人──她的丈夫、兩個兒子,以及她信任的好友們,都能在這神聖的時刻與她同在,陪伴她一同迎接新生命。

晚上十一點多,當美慧的陣痛終於愈來愈密集、規律時,助產士(產婆)覺得時間差不多了,就請美慧到她先生早先為她安排好的一個小房間去待產,美慧先生、美慧另一位好友淑芬及我也一同進去。

所謂的待產臥榻指的不是一張床,而是美慧先生在地板上用塑膠墊和被褥鋪成一塊舒適地方。助產士請美慧的先生坐在美慧的右手邊、淑芬坐在美慧的左手邊,讓美慧分別握著他們的手,感受他們的支持,而我則被助產士安排跪坐在美慧左腳邊(另一邊是助產士),讓美慧的腳可以抵住我的膝,以便施力。

美慧依照助產士指令開始用力後,她的臉上便開始呈現出不同於平日陽光般笑容的複雜表情。

她開始微微呻吟,她開始兩眉揪緊,豆大的汗水也開始從她額上一顆接一顆地滴下來。或許因為近在咫尺又看得清楚,美慧那顯然痛苦的表情與聲調,竟也開始歷歷感染著我。她的眉一揚,我感覺自己的眉也跟著一揚;她的唇微顫,我感覺自己的唇也顫動起來;她那握著淑芬及她先生的手的雙手突然緊緊一揪,我的雙拳就也開始不聽使喚地握緊了起來。

我的呼吸開始凝重,我的視線開始模糊,我的心情也開始隨美慧臉上時緊時舒的起伏而跟著抑揚頓挫。美慧的先生和淑芬看到我糾結的臉,都不禁笑著對我說:「哎呀,找妳這位未婚小姐來幫忙,真不知對不對呢?看到這些血淋淋的畫面,會不會害妳怕得以後不敢生產呀?」我腦中一片空白,根本無法清晰地思考他們的問話,只有一串聲音不斷在腦中迴盪:美慧一定痛極了,美慧一定痛極了!天呀!原來生命是那麼地來之不易!

歷經一個多小時的艱辛奮鬥,美慧的臉上已出現疲態,力氣好像也快用得差不多了。就在美慧虛弱地說,她好像快沒力氣快沒信心時,助產士欣喜的話語振奮了大家的精神:「快出來了!快出來了!孩子的頭在那兒,看到了沒?美慧,再撐著些,再加油些,孩子就快出來了!」

容易受感動的淑芬紅了眼,緊握著美慧的手,對著那「若隱若現」的娃娃頭說:「孩子呀,我們都好歡迎你,都好期待你來到這個世界上!媽媽和我們已經等你好久了;媽媽的身體也有點疲累,該休息了,孩子孩子你快快出來讓我們疼愛吧!」聽到淑芬的話,我心中震了一下;這孩子多麼幸福呀!不是在陌生醫護人員的交談聲中、醫院的消毒水味中,而是在愛的呼喚、家的芳香中,來到這個塵世;似乎可以預期,這孩子往後的生命,也將在愛和溫暖中成長茁壯。

我突然想起我那群少年觀護所的學生。與這幸福的孩子相較,那群因案而被羈押在少年觀護所的孩子的生命境遇,就顯得令人遺憾多了。在那群曾經犯罪的孩子中,有不小的比例,在其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中,是不被關愛,不被在意,甚或被極度否定的;有許多孩子,當初甚至是在大人的複雜情感糾結與怨恨之下,無可奈何、不受歡迎地來到世上的。

然而在與那些孩子的互動中,我卻常感受到,他們其實都有很善良、很純真的那一面;而僅僅是一點點的關心、一點點的鼓勵,一點點善意的對待與尊重,就能讓他們善的那一面更加顯露,純真的那一面更加呈現。

我心裡想,如果那些孩子當初是在愛中誕生,在愛中成長,或許就不會造就出侵略性的個性、出現攻擊的行為,今天就不會犯案被捕了?

「加油,加油,已經看到肩膀了,就要出來了,就要出來了!」助產士在為美慧打氣。媽媽咪呀!那麼寬的肩膀從那麼窄的產道擠出來,美慧不知會有多痛…正當我還在用那種顯然太過單純且有點笨的方式在試圖理解人體之奧妙時,說時遲,那時快,孩子的整個身體,就在一瞬間,濕淋淋地「蹦」出來了!天呀!真的是「蹦」出來的!那麼大一個身子,就這樣活生生地從母體中變出來了!

孩子真的誕生了!

我好想清楚地看看這孩子的臉,是像他爸爸呢?還是像媽媽呢?是像他四歲的大哥哥呢?還是像那二歲的小哥哥呢?然而,我卻再也看不清楚。我濕潤的眼和孩子的哭聲交織在一起;我感到生命真是太美!太不可思議!
助產士為孩子輕拭了身體後,接著把他抱到美慧身旁。當美慧用那虛弱卻無比慈愛的聲音對孩子說:「小寶貝乖,媽媽惜惜」時,說也奇,那小小的、初生的孩子竟像聽得懂似地,立即就向美慧的臉龐偎過去,真的就不哭了。
看著孩子安心躺在美慧的臂彎裡,我想起傍晚聊天時美慧的話。

她說她不願她的孩子出生後,才只和媽媽見了短短一面,就立即被身旁人抱到和孩子以後生命毫無關聯的育嬰室中,在醫院規定時間才被推出來喝奶;她願孩子一出生,就能時時依偎在媽媽的身旁,需要時就能吸吮甜甜的母乳。

看看手錶,凌晨一點十多分。那天不是孩子的預產期,但恰好是我的生日。我想,那個「生日」,對這一家人,對淑芬、對我來說,都將永生難忘。.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