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19 期 2001/8/13 -- 2001/8/19 文化廣場
 
頂尖的現代主義建築師貝聿銘(上)
趙曉慧  
 
具有雙曲線對稱美感的路思義教堂正面圖(東海大學提供)

來自中國,在美國大放異彩的華裔建築師貝聿銘(I . M . Pei),所獲得的肯定與讚揚在一九八O年代末期達到最高峰。他完成了許多備受肯定的建築作品,比如東海大學教堂、羅浮宮廣場的金字塔、華府國家畫廊東廂、香港中國銀行等,都是他向世人展示專業成就的優秀作品。


從中國到美國

西元1917年,貝聿銘出生在中國蘇州一個富裕的文人家庭中,長輩以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來教育孩子,使他們成為有美德與教養的人。蘇州向來以風雅的庭園與建築聞名,貝聿銘小時候經常遊戲在清靈的庭台樓閣之間,家風與蘇州的地靈人傑使然,貝聿銘溫文儒雅的氣質便從小滋長了出來。儘管如此,他成長的環境其實相當西化。父親貝祖詒是中國知名的銀行家,常因工作的調動而四處遷移,貝聿銘童年時便居住過香港,後來回到上海完成中學教育,當時貝聿銘一家人就居住在法租界。

像大多數高中畢業的年輕人一樣,貝聿銘必須選擇人生的志向,上海黃浦江邊一棟樓高二十六層、樣式古典的「上海國際飯店」,觸動了貝聿銘對建築的嚮往,引領著他走向建築師之路。立定建築是這一生的志業後,十七歲的貝聿銘登上郵輪離開中國,到充滿自由、活力的美國東岸,展開他的留學生活。


資質與潛力深獲肯定

一開始貝聿銘進入賓州大學建築系就讀,當時這個學院重視的是嚴謹的繪圖技法訓練,但他卻排斥這種刻版單調的教學,因此準備改念工程,但麻省理工學院的院長威廉‧愛默生看出了他的建築設計天賦,於是說服他繼續留在建築系。貝聿銘後來轉學到麻省理工學院,並積極地找尋新的可能性,努力地汲取建築新知,他在當時盛行於歐美的「現代建築」潮流裡找到了他要的活力。

「現代建築」起源於歐洲,是近代史上一場革命性的建築進化運動。由於工業革命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建築家們積極地掙脫西方古典建築的束縛。鋼鐵、玻璃、混凝土等材料的使用,加上營建技術的改良,讓建築物突破了垂直高度與水平跨距的限制,建築不再是耗時耗力的龐大工程,而改良成造價便宜、同時能在短時間內進行大量複製。建築之於人類的意義、功能、美學與建造方式,都因「現代建築」的出現而有了全新的內涵。

幾個領導「現代建築」方向的建築家,為了躲避歐洲的戰亂來到美國,繼續宣揚他們的建築理念,因此貝聿銘可以很集中的吸收這些建築大師的精華及專業理念,無論是柯比意(Le Corbusier)、密斯(Mies)或是葛羅培斯(Gropius),他們的風格與學說,都在貝聿銘日後的系列作品中流露出來。

貝聿銘聰明而且才華洋溢,是教授眼中表現優異的華裔學生,同學口裡的明日之星。他贏過一次學生競圖的首獎,而他在哈佛大學研究所時期的碩士論文「上海美術館」,被他的老師葛羅培斯(Groupius)讚許為這是他看過最好的學生作品,二十九歲那年,他成為哈佛大學建築系最年輕的助理教授。


日漸崛起的華裔建築師

出人意表的,貝聿銘捨棄了哈佛大學的教職,接受了紐約房地產商人齊肯多夫的邀請,一起進行大型的房地產開發案。在眾人眼裡,貝聿銘是位愛好藝術、行事穩健,外表高雅、笑容滿面的建築師。他發揮著優秀的學識涵養與專業能力,實現人們對他的預言,逐漸累積出自己的知名度。

這個時期的作品大部分屬於大型案例,如辦公大樓、購物中心、公寓大廈、住宅社區等。也有少許獨立作品,如航空管制塔台、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的航站大樓、台灣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等,基本上都具有簡潔、俐落的現代主義建築風格,並呈現出優雅的美感。

雖然是齊肯多夫非常倚重的人物,但這種受雇的關係畢竟侷限了貝聿銘的發展,直到貝聿銘中年時,他結束了與齊肯多夫的合作,成立個人建築師事務所。「中年」對貝聿銘而言,是另一個開始的年紀。隨著專業功力的日臻成熟,貝聿銘逐漸走出開闊的格局,一步步躋身二十世紀頂尖的現代主義建築師之列。(下期待續)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