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require '../adsleft.htm';?>
埔鹽鄉是位於彰化縣的一個傳統農村,稻米、蔬菜是主要的農作物。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庄腳所在」,在去年全國社區評鑑中榮獲第一,並主辦了一場「全國社區發展示範觀摩」,吸引全國各級社區發展相關人員二千餘人參加。今年端午節前兩天,又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竹筏競渡」,吸引大批民眾前去觀賞,許多離鄉在外的鄉親也都趕回來熱烈參與。
全國最棒的社區在稻田中而不在繁華都會?非得去瞧瞧探個究竟!!
有力推手 回饋鄉里
趨車前往埔鹽鄉公所的途中,農村特有的清新空氣令人心曠神怡,沿途看不到髒亂,停車問路也得到親切的指點。這個讓人有好印象第一名的社區開始透露出「名不虛傳」的端倪。
細細探詢原委後才知道,原來埔鹽鄉社區總體營造背後有一雙有力的推手,他便是鄉公所民政課課長陳東松先生。陳東松以公部門的行政資源,結合學者專家的理念,輔導各社區總體營造發展協會理事長及村長,利用在地資源,凝聚居民共識,共同親手打造屬於自己的家園。
陳課長生於埔鹽鄉,國中畢業後離家到外地求學、服兵役,退伍後在私人公司工作,直到七年前才返鄉任職於鄉公所民政課,擔任社區發展的承辦人員。至87年升任課長。由於長期離鄉在外,求學時又缺乏鄉土課程,陳東松和一般青年學子一樣,雖然熟背世界地理,卻對自己家鄉的環境一無所知,返鄉後的疏離感讓他有所感觸,一股想要為家鄉做點什麼的念頭油然而生,而社區營造正好是他的公務範圍,於是一頭栽了進去,從此無法自拔。
破除框框 真心經營 早期政府輔導社區發展工作的方式,不外舉辦卡拉OK比賽、摸彩之類的活動來吸引民眾參與,熱鬧有餘卻無實效,每年評鑑前一、二個月才造作一個成果因應。雖然埔鹽鄉從84到87年連續四年獲得省府評為優等及甲等,但陳東松卻覺得這樣的虛名對社區發展毫無助益,應該擬定長程目標及各種短期計劃,循序漸進地將社區往上提升,才能真正落實政府的政策與美意。
就這樣,埔鹽鄉在87年成立了「埔鹽鄉社區總體營造中心」,並在學者專家的協助下,以鄉民和社區的需要,架構了多項社區發展計劃,帶動居民親自參與,營造一個具有鄉土特色的福利社區。
領頭示範 成果豐碩
以往農村環境髒亂不堪,房屋新舊並存,沒人住的地方堆滿垃圾,蚊蠅孳生。社區改造即以「生活環境綠美化」開始。首先確立規劃目標,透過說明會與民眾溝通,以取得認同。「鄉下人比較閉塞,做事怕人取笑,不好意思走出來。我們就要不斷的鼓勵,幫助他們突破這種心理障礙。」陳東松說:「而身為公務員,更要先放下身段,走入群眾,才能獲得認同。」
於是,在陳東松凡事帶頭做且勇往直前、堅持到底的刺激下,居民們也動了起來!環境變乾淨了,民眾更把閒置的空地或房舍提供出來,大家一起設計改造成別具風格的公園,如八方湧樂亭、三角公園、竹仔腳公園、埔心仔驛站等,還有一個展示早期農村文物的「崙仔腳庶民生活館」。而由雞舍改建完成的「草地學堂」,也將於今年七月啟用,做為地方文化、手工藝傳承及社區總體營造的基地營。下半年更將有一條呈現農村風貌與自然生態的「永樂生態廊道」即將完工。而規劃中的「蕃薯戲棚」,則是利用過去演野台戲的空間,配合九年一貫教育中地方鄉土文化教材,做為未來農村文化發展的據點。正在醞釀的「農村童玩節」則是利用廣大的農地,以農村特有童玩如捉泥鰍、摸蛤仔、踩水車等串連,既具有本土趣味又可親近大自然。
「一般政府機構總是被人追著跑,而我們是把案子做好在等大家參與。」陳東松有些自豪的說。而各項活動琳琅滿目又有內涵,真叫人目不暇給、刮目相看!
轉化危機 打造希望
目前的經濟不景氣,致使很多出外打拼的年輕人回到農村。一般人對這種現象十分悲觀,陳東松卻樂觀的認為這是一種可喜的現象。因為,在傳統農業逐漸沒落的時期,人力的回流可以造成農業的第二次革命。由於老一輩的農民比較保守而不願嘗試新農業管理方法;相反的,年輕人在外面吸收了很多知識,且行動迅捷,就會採用較現代化的方式從事生產,對產銷也會有不同的想法與做法,因此陳東松認為青年返鄉是再創台灣生命力的契機。此外,年輕人頭腦靈活,給他們一個點子,他們就會自己去思考該怎麼做,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成果。
陳東松表示:「行政院機關應把握機會,積極介入,不能讓他們自生自滅。」而且「危機就是轉機,台灣未來的希望在農村。」他希望將每一個社區發展起來,然後彼此連結,並配合節慶舉辦活動,結合各地產業文化,規劃休閒觀光道路,讓農業及早轉型,這樣農村才會有生機。
自主營造 促化人心
一路走來,輪廓越來越清楚,居民也越來越明白自己的需要。「當你走進一個社區,如果居民能夠告訴你,他們想做什麼或他們將如何做,那麼這個社區已經做得不錯了。」
陳東松說:「一個社區營造的推動者,必須注意不要用固定的觀念去判斷人或事,因為很多事情會隨著時間或其他因素而變化。」學機械製圖的他表示,事情不只是一體兩面,甚至是很多面的,還可以剖面去看,所以對社區裡不願配合的居民不要隨便下斷言,只要多作說明、多鼓勵,有朝一日終會轉變。
社區總體營造的最終目的,是由在地人自主經營一個安和樂利的社區,公部門則是要設計方案配合活動,以達到「促化人心」的作用。所以「社造工作不能急,有些事只要時常和他們講,不必急著馬上做,等時機成熟了自然水到渠成。」陳東松信心滿滿的展望未來:「我們才做六、七年而已,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呢!」
另類公務員
陳東松可說是公務員的異類,為了理想,摒棄一般公務員不做不錯、少做少錯的敷衍心態,從封閉的行政體系走出來,親近民眾,這需要很大的勇氣。因為,其他鄉鎮的同級單位會認為他愛出風頭,或因為自己沒做而感到沒面子;有的則因他們的上司施壓而心理不平衡,所以當他想和別人分享經驗都會被排斥,因此陳東松早期在社區營造的路上走得十分孤單。
慢慢的,埔鹽鄉的社區發展漸露鋒芒,民眾的社區意識也逐漸抬頭,刺激帶動了鄰近鄉鎮,開始有人來索取資料,吸收經驗,或委請他去協助,他終於得到認同。陳東松十分感慨:「從被排斥到被認同的過程真是五味雜陳。」
陳東松一直和學界維持緊密的互動關係,不斷的吸收新知識,並得到學者專家的協助,一起規劃設計方案。但是,專業與實務難免有差距,而在地者與專業者通常顯得格格不入,居民之間的認知也不盡相同,每一件案子推出後總是有各種不同意見。有些社區的發展協會理事長和村長之間,會因為派系不同或政治利益的因素而形成對立。
在爭執與衝突中,陳東松卻能將他們協調一致,最後通力合作。怎麼辦到的?他輕鬆的說:「先要察言觀色,公平的照顧雙方的想法,再慢慢把他們拉近到同一個目標上;對外時則必須將雙方放在同一位置上,讓他們都得到應有的尊重。」不談政治、不偏頗,一切以社造為目的,是他協調溝通時不變的原則。
陳東松以平日真誠的與人「交陪」,贏得了社區居民的信賴與支持。以一顆無私的心協調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以盡職負責的態度做好每一項工作,為公務員樹立了全新的形象。
全家攜手同心
陳東松從事社造工作幾乎已達到「廢寢忘食」的程度,跟隨他多年的同事楊小姐用四個字:「工作第一」,來形容彷彿24小時都在工作的陳東松。而其他人對他的評語則是兩極化:瞭解他的人知道他很拼;不瞭解他的人說他愛出風頭。「但是他工作真的很認真。」楊小姐說。
已結婚並育有一子一女,陳東松又如何兼顧家庭與工作呢?他每天為了和社區民眾溝通協調,或與學者專家企劃案子,總是三更半夜才回到家。「我一個月在家吃飯不到五次,幸好太太很支持。」但也有令人心酸的一面:「時常在半夜回家的路上,暗暗企盼著孩子還沒有睡,能夠讓我摟一摟、抱一抱…,雖然明知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他盡量利用星期假日帶著孩子一起去參加活動或參與工作,讓他們有認同感。耳濡目染之下,孩子對社區營造有相當的認同,還常對他提出建言。真是「青出於藍」呢!
陳東松的父母是他另一個有力的支持。由於陳太太也上班,陳爸爸就負責接送孩子上下學,讓他無後顧之憂。陳爸爸也一直是社造工作的義工,時常到其他社區幫忙。像今年的竹筏競渡,因為陳父以前從事板模工作,所以「造竹筏,釘碼頭」,陳爸爸可是主角呢!忙得不亦樂乎!
給他們空間與尊榮
「感動!每天都被不同的人事物所感動!」是這股力量支撐著陳東松能夠以苦為樂,走在社區營造這條既艱辛又漫長的路上。社區改造不是只有外觀上的改變,更重要的是每一個人都在改變,尤其是老人家。鄉下老人家比較閉塞、害羞,做事怕人笑,卻又十分講情分,只要幫助過他或對他付出真心的關懷,他就會覺得欠你一份情,以後等你有需要時他便會全力幫你,這就是農村特有的「幫伴」精神。
一通電話 老人家馬上到
陳東松說:「人老了不受年輕人的歡迎,生活顯得落寞、沒精神,社區營造正好為他們找到人生另一個舞台。」於是他為每一個社區成立一個「社區不老英雄營造團」,老人家們成了他最得力的助手。陳東松笑說:「只要一通電話,老人家馬上就到!」
「給他們空間,給他們尊榮,他們就會賣力演出。」於是社區裡的環境變乾淨了,又提供閒置的空地改造成有特色的公園,廢棄不用的草菇寮被改裝搭建成「庶民生活館」,一間雞舍改造成「草地學堂」…,這都是社區長輩以豐富的經驗共同打造而成的呢!
去年「全國社區發展示範觀摩」的會場,是老人家們用五百片稻草搭建而成的,十分壯觀!而今年的竹筏競渡,承辦的天盛社區更是全村總動員,由理事長、村長帶頭清水溝,種樹美化環境,做竹筏、釘碼頭,同心協力全力以赴,只為了讓活動辦得更加出色。陳東松說:「也許外人看來很平凡、不起眼,但如果你瞭解以前的狀況,你就會覺得了不起。」陳東松又說:「有時我開車經過一個角落,看到一些小朋友躺在草地上玩,就會很感動,因為那片草地以前是一個很荒蕪、髒亂不堪,讓人都不敢走進去的地方。」
不老英雄 流芳百世
「社區營造每天都不斷地上演不同的故事,如果你曾參與過,就會被感動。」幾年下來,陳東松看著每一個人的改變:有極力反對的轉變為極力支持者;也有專門製造垃圾者變成環境保護者;還有一些人本來整天無精打采的變得精神奕奕的…等等。「這就是社區成長的故事。」所以他計劃為這些「不老英雄」留下列傳,讓他們的故事流芳百世。
而陳東松的努力也獲得長輩們的疼惜:「有一位阿伯每次看到我,都會從櫃子裡拿出他珍藏的糖果罐請我吃點心,那種窩心的感覺實在很溫暖。」就是這樣不斷的「感動」,讓他無怨無悔的繼續走在社區營造的這條路上。
觀摩而不評比
也不怕人模仿,因為「我們會不斷有新點子,有什麼好怕的。」他說:「社區營造不是為了出風頭,只是想為自己的家鄉盡點力而已。」他希望全國的社區都能發展起來,讓民眾都能享有屬於自己的生活環境。所以他不喜歡目前的評鑑方式。
「去年我們雖然被評為第一名,但我發言時卻說,希望社區之間不要有所謂的競爭,而應當成一種觀摩與學習,不要用分數做為評比。」他認為惡性競爭會造成封閉,不願公開自己的經驗,怕被人模仿,而且每一個社區資源及特質都不一樣。「有些社區本身條件不好,起步又晚,不懂得操作,評鑑結果當然很差,他們可能因此就放棄了,那不是很可惜嗎?所以我告訴評鑑單位,你只要看他們有沒有盡心就好了,不要用成績去考核。」
近幾年來各地的社區都開始動了起來,呈現一個蓬勃發展的趨勢,讓陳東松感到很高興;對於起步較晚的社區,因經驗不足,不得其法以致成效不佳,而前來求助時,他會積極地親自參與帶動,讓他們跟上腳步。陳東松建議,每年由全國各地輪流舉辦一個社區營造博覽會,互相觀摩與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