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最近經發會開得如火如荼,似乎台灣的經濟前途就在此一會。經發會的決議模式據說是以「共識決」來進行的。不過奇怪的是,集合了政界菁英、工商大老、財經學者於一堂的經發會,一般認為是很難達成太多共識的,除了一個:目前台灣經濟危機的關鍵原因之一是「信心問題」。似乎大家都同意,缺少「信心」是台灣「經濟」問題的一大罩門。
也許正像社會學家遇到解釋不了的現象,就說是「文化」。政治人物改革不力,就說要從「教育」著手。經濟學者往往也喜歡訴諸於「心理」。預期心理、心理法則,乃至於缺乏信心。因此一門看起來最「唯物」的學問,倒是頗為倚賴某種「唯心」的基礎。為什麼失業增加?因為投資減少。為什麼「有資」的人不投資?因為他們「不想」投資。為什麼不想?因為預期不會賺錢。為何如此預期?因為缺少「信心」。其實不投資、不想投資,與預期不會賺錢,在經濟人的「理性」裡應該是同義語吧,但是由於這三者又與失業增加、不景氣幾乎形成了「套套邏輯」關係,解釋不了任何東西,因此只有兩個出路:一個是「理性」,亦即潛在的投資者經過「理性的計算」後認為此處「不值得」投資;另一個就是「不理性」,或者嚴格說,是「無從理性」,也就是「不確定性」或「風險」。
前者在市場經濟裡每個廠商各有盤算,不但政府或經發會不應也無從代勞,像台灣這種「小政府」能夠影響的因素也不多。不過即使如此,工商團體也已經「咬緊」幾個環節(例如減免稅)來要脅。倒是後者相當奇怪,因為只要「有未來」就有風險,哪有無風險的投資呢?既然如此,那經發會又能討論什麼呢?如何降低風險?但是難道台灣真的沒前途嗎?即使台灣真的可能被中國統一,但是台商不是搶著去大陸投資嗎?中國對投資者的保障看來也不壞嘛。
分析來分析去,經發會其實可能與「純經濟因素」最不相關,倒是與可能影響我們對各類財貨「如何評價」的各種「非經濟」因素密切相關:政治鬥爭、勞基法、三通、社會安全等等。因此經發會很有可能是找一群懂經濟的人,來討論他們不太懂的事情。或者說經濟學的數學推理邏輯談到水窮處時,就要開始談政治、人性、法律、文化…,以找到影響經濟行為的「真正」原因。或者更有可能的是,「玩」政治的人,雖然沒有學理基礎,但是早就知道經濟系統的「非經濟」環境才是關鍵,因此自始就打算「藉由」對經濟現象的觀察與溝通,來達成政治系統自我觀察與溝通的功能。
因此要追問的並不是經發會是否可以解決經濟問題,而是在現在這種時機下,政治系統透過對經濟的他者觀察與溝通,到底可以「引發出」哪些後續的政治運作呢?拭目以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