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16 期 2001/7/23 -- 2001/7/29 台灣生命力
 
平凡心成就了不平凡事業
沈芳如  
 
黃河明參加華府祈禱早餐會(照片提供/黃河明)

在他的一生中,
也許沒有轟轟烈烈的大起大落,
但是,他所顯現出來的,
便是一股溫和、認真的氣度;
奮勉的精神、廣泛的愛心,
樂觀的態度、操守的堅持…
在現今道德愈下的時代裡,
黃河明代表的
便是那股踏實的清心!
讀他的故事,細細地體會,
你會發現,原來,
「成功」就是這麼回事!


去年黃河明從台灣惠普(HP)總經理的位子上退休,原本想要好好地完成人生另一階段的夢想。未料卻意外地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接下資策會董事長的位置,不僅讓各界傻了眼,也使得黃河明的人生計畫起了大轉折。

身為資策會近三十年來首位不具官方色彩的董事長,顯示了資策會面臨轉型的需求,希望借重黃河明二十三年的惠普經驗,為資策會注入新的活力。


面對惠普風暴

提到惠普,黃河明回憶,在1990年左右,台灣股票市場狂飆,許多公司為了搶著上市,對專業經理人求才若渴。一向以人才培訓著稱的惠普公司,很快就被各企業鎖定為挖角的「人才庫」,公司人才流失的風暴幾乎無從遏止,公司士氣為之低落,留下來的員工也人心惶惶。黃河明當時就在這種情形下接下總經理的位置。

黃河明一方面要主導公司的業務,一方面又要設法留住人。他特別花了許多時間請教各國優秀的總經理與人事專家,許多人都建議應從「溝通」著手,以長遠的基點來做考量,而非僅靠任何策略或救急行動就能竟全功。


總經理咖啡時間

往後一整年,黃河明便花了許多時間做內部溝通,除了將公司的營運目標、方案告訴同仁外,他也特別徵詢員工對公司經營方針的看法。並在每一季舉辦一次「總經理咖啡時間」,邀請同仁們用不具名書面方式提出建議,再用趣味布偶或演員表演的方式公開問題,並由黃河明當場答覆。

另外,黃河明也寫了一封誠懇、充滿感情的信,表達對員工的關心重視,也歡迎員工提出心中的各種想法。他感動的表示,原本以為在如此混亂的情形下,大家都會把矛頭指向公司主管,抱怨公司政策,沒想到大部分的員工都是針對公司應如何改進,市場應如何加強來建議;其中有兩位員工更認真地寫了長達十頁的建言。


齊心挽狂瀾

同時,在往後的每年年初,黃河明也都寫信問候每位員工及其家人。信中不僅檢討過去一年來公司所作的努力,同時也提出新年度的工作使命,希望員工與他的家人都可以感受到公司對他們的器重。

經過一番力挽狂瀾後,員工的流動率從當時約20%降至每年都在5%—10%之間。在員工的意見調查上,更發現他們對溝通項目的滿意度,年年都在提高。黃河明說,原本只是為了重建員工的向心力,加強公司的內部溝通,沒想到不但激發出員工的潛能,也意外地獲得總公司所頒發的「總經理溝通獎」。這次的經驗讓黃河明深刻地體會到「溝通」確實是管理工作重要的一環。


平等和尊重

在惠普的二十三年,黃河明並未提到自己的貢獻,反而自謙學習了許多。其中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好幾任惠普總裁都來過台灣,他們充分地顯露出對人的關懷,會很專心地聆聽談話。同時,他們對於台灣的歷史、政治人物,甚至和大陸的關係也都懂得很多。黃河明表示,身為一個領導人,在百忙之餘,還努力去瞭解各國的風俗民情,實在是不簡單。

惠普前總裁楊格的「平等和尊重」讓他印象最為深刻。當楊格來台訪問時,黃河明做了很多演練,在每個產品前安排一位工程師,希望能向楊格一一介紹產品。沒想到,楊格一進來,便走過去和每一位工程師握手,認識他們的名字,他對人的關心遠比產品來的殷切。黃河明說,雖然這和他原本預想的情況相差甚遠,但卻讓人覺得非常溫馨。
黃河明也透露楊格的行程非常緊湊,但他從來不為十分鐘以後的事情擔心。總經理的工作很繁雜,但從楊格身上,他學到了如果能非常專注於眼下所面臨的事務,就不會為其他的安排煩惱、分心,進而影響到工作的效率。


接掌資策會

接掌資策會這個龐大的組織,對黃河明而言是一大挑戰。對於資策會被抨擊公家色彩濃厚及流動率過高,黃河明表示,未來資策會將逐年降低公部門的影響,並增加配合產業界的方案。資策會的結構,在新政府上任之後,也已有了部分的調整。在人才流動方面,他認為最好的辦法是重新做人才部署,先將角色定位,方向釐清後再來增減。

資策會將技術導入、發展、訓練人才,在轉移到民間之後,若不趕快裁撤部門,或減少相關投資,就會被認為「與民爭利」。所以目前資策會可能的發展方向是,找一項更尖端的、民間企業比較沒有能力投入的技術來發展,之後,再將這項技術移轉民間或藉研發成果收取權利金,以培養更優秀的人才。因此,黃河明倒是期望,資策會做更多的先導計畫與研究,歡迎民間多多來與資策會爭利。


意外的人生

接手資策會董事長職務,對於黃河明來說是一項人生的意外。黃河明在結婚沒多久,就開始思考人生大致的方向,前段希望發揮專業技術,進入管理階層,並經營事業,同時能兼顧家庭生活。等到事業發展到一個程度之後,能夠花一點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包括從事公益、研究或藝術的工作。但由於黃河明身居惠普總經理要職,工作繁忙,這樣的願望始終無法實現。

黃河明坦承在惠普的後十年收穫非常多,但在最後的五年,他提醒自己這個工作不能做太久,因為如果在同一個位置待太久,就無法建立新的經驗和智慧;另一方面也會讓組織老化,年輕人也沒有機會升到這個位置。所以那時候黃河明做了兩件事情,一方面建立接班佈局,另一方面回學校唸書。他那時候的想法是,不論是繼續留在惠普,或是離開惠普在別的企業發展,都會需要國際宏觀的視野,所以鎖定了國際行銷做為研究的領域。

去年離開做了二十三年的惠普,黃河明希望在下一個人生階段完成自己的夢想。原本的計畫是開始寫論文做研究,之後再開始一個非全職的工作,做一點點能養活自己的工作就好了。黃河明的期待是,前半場的人生努力於做事業,後半場的人生能做「志業」。 黃河明可能接掌資策會的消息傳出時,他正在國外度假,事先完全沒有被知會。回國之後,接獲許多親朋好友的關心電話,幾乎是全面勸進。大家認為資訊產業對國家經濟發展影響重大,而他又在業界累積了蠻多經驗,應該要去幫政府做點事。在歷經五天的考慮後,黃河明接下了這個職務。

不過,這個意外並不影響黃河明對於公益事業的投入。公餘時間,他還擔任社會大學講師。先前還與科技業的朋友們共同創立台北市消費者電子商務協會。此外,黃河明還成立了個人的網站,他希望能匯聚成一個公益的社群。


周到的服務

黃河明在惠普擔任業務工程師時,做任何事情都全力以赴,也花了很多功夫去準備。他觀察到有許多業務員花太多時間在交際,而不去瞭解產品本身。所以黃河明只要有空,便抓緊時間閱讀產品型錄,連頁數都背了下來。有時,為了客戶想要瞭解的資訊,黃河明甚至還去學校從頭開始學起。

黃河明在自己的車子後面建立了一個小型「流動圖書館」,把很多資料用紙箱和檔案夾分類好。每當顧客對某個領域有興趣時,他便跟客戶說:「我有很好的資料提供給你,你喝個咖啡等我一下。」當客戶看到自己需要的資料時,那種驚喜的眼神讓他覺得很有成就感。

黃河明認為顧客除了需要知道產品資訊之外,也希望知道如何用產品。所以,每次銷售產品時,黃河明一開始先不談產品,他會先設身處地瞭解客戶的需要,再設法幫助客戶解決問題。


年少的遺憾

高中時代對黃河明而言是一段快樂而充實的歲月,但如果要說有什麼遺憾,那大概就是作弊事件了。在那所高中,學生的課業競爭激烈,為了爭取直升或保送,考試時大家都非常努力,但也造成作弊的風氣盛行。同學們的作風讓黃河明非常不以為然,他覺得考試時必須要誠實地面對自己,如果怕考不好,便要更加地努力用功,絕不能用卑劣的方式來投機取巧,這是黃河明對自己的堅持。

黃河明也慶幸,在他的考試生涯上幾乎從來沒有做過弊。而唯一遺憾的一次作弊事件竟然發生在體育跑步上。那是一次百米考試,老師規定了很嚴格的標準,大家都驚呼不可能達到。後來有位同學趁著老師不注意時,偷偷地將起跑線往前移了七、八公尺。黃河明雖然認為這樣做不應該,但一時之間並沒有勇氣制止大家;同時,他溫和的個性也沒有激烈到要因自己的堅持而讓全班同學一起被罰的地步。但是,這件事情卻讓黃河明悔恨了很久。所以,在他未來的人生路上,每當要面臨良知上的抉擇時,他總會想到那次的教訓,並緊緊依循心中的一把尺,即使時勢所趨、環境所逼,也不想再因為利益而犧牲個人的原則,出賣自己的人格。


激發潛力的秘訣

當上惠普總經理之後,工作壓力變得非常大。所以在壓力增加的時候,他要學習自己如何激勵自己。一次黃河明主持一個電腦方面的協會,來的人多半是各公司或政府機構的高層人員,在協調上很難達成預期的目標。於是他寫下:「如果我成功了,便要到歐洲遊玩。」結果,一年後,黃河明真的去歐洲了。

黃河明表示,以這樣的工作方法和態度,可以讓他把追求的目標和快樂的動機結合在一起。如此一來,不但可以激發潛在的能力,也讓他工作起來精神百倍,而且,一旦目標完成,便會很有成就感。

疼老婆的黃河明曾經想買個胸針給太太,但是因為太貴了買不下手。後來當他達成一個目標後,便買下來送給了太太,看到太太又驚又喜的表情,他也覺得很開心。

黃河明和太太沒有女兒,不免有些遺憾,於是決定認養小女孩,並慢慢增加為三個。有一次黃河明想完成一項艱難的目標,剛好那天是他和太太結婚的25週年,於是他寫下:「如果我達成目標,我就再認養22個小孩,將小孩總數增加到25個。」所以,當他覺得很累很苦時,他便會激勵自己:「不行,現在不只是我自己,還牽扯到22個小孩的命運呢!」現在,除了家中兩個活潑好動的小男生之外,黃河明在世界各地也有25個貼心的小孩。


性格的養成

黃河明的個性溫和誠懇,做事認真堅持。在個人色彩鮮明的台灣企業家中顯得與眾不同。在多變,而且流動率高的科技業中,黃河明的「不變」,可謂業界傳奇。他的不變,包含著樂天、友善、認真、堅持與愛心。這樣性格的養成,與他的童年有關。

黃河明生長在一個公務人員的家庭,父親在電力公司上班,一個月八百塊的薪水卻要養活家裡的五個小孩。母親為了貼補家用,不但所有家事自己動手,同時還養雞種菜,節省開銷。雖然,黃河明的家庭環境並不寬裕,但是父母親仍然很重視禮貌和人際關係,並盡一切力量幫助周遭的親朋好友。

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養成他樂天、和善又不失原則的個性,任何事情他都會立定志向去努力,但也同樣重視是否影響到別人的權益。他覺得除了自己所要達成的目標之外,也需要常常去關心周圍的人。黃河明不但要自己快樂,也希望別人可以和他一樣快樂。

從小學三年級黃河明就開始擔任班長,一直到高中、大學,連續當了很多任。他說擔任班長除了給他機會去學習怎樣領導之外,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以自身的作為贏得別人的支持和信任。他總是先站在對方的立場設想,他不懂得逢迎、諂媚,只是以一種推己及人、設身處地的同理心真切地關懷他人。對於班上轉來的新同學,黃河明會第一個去表示他的熱情和歡迎。

從小,黃河明養成了和人打招呼的習慣,即使對方只是個陌生人,他說一旦開始點頭致意後,雙方便會慢慢認識,下次再見面時就能主動地聊天交談。所以當他在惠普公司擔任主管時,很快地就熟悉公司上下的每個員工。他常常注意員工的狀況好不好,有沒有誰的表情顯露出煩憂和困擾。黃河明表示,身為領導者,雖然擁有職位上的權利,但那只是輔助的工具,最重要的是你這個人能否讓人家願意和你共事。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