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16 期 2001/7/23 -- 2001/7/29 論衡
 
申奧成功能化解財政危機嗎?
鄭凱方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
 

中國申奧成功,除了人權飽受質疑,而投票支持者也希望藉此逼使中共快速改善人權之外,似乎在商機方面備受肯定,尤其台商是否因此更急切西進,正受高度關切。不過,中國的商機真有這麼美好嗎?會不會被過份渲染呢?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前瞻》雙月刊今年7月5日刊出的〈中國的財政危機〉一文非常值得參考。該文作者童振源先生係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博士候選人。以下即為該文之摘要整理。


龐大的改革負擔

長期而言,中國的財政因銀行體系的潛在債務(不良貸款及資本結構重組)、國有企業改革、中央與地方政府失衡的財政關係,以及龐大的債務負擔等因素,在亮麗的經濟成長率之下,潛藏著不穩定的惡性循環。

根據世界銀行1997年的報告,中國大陸在醫療、教育、濟貧、年金、基礎設施,以及環保等項目,每年至少短缺GDP(國內生產毛額)的4.6%,相當於中央政府在1997年總預算的135%。此外,從1995年到2004年,中國在基礎設施方面至少需要投入六兆人民幣,相當於1995年整年的GDP。

上述的數字仍屬保守估計,因為並不包括未來經濟改革的支出,例如下崗工人的生活支付、住房改革的龐大開銷,以及銀行體系改革的鉅額代價。雖然財政拮据,但在1997年之後,中共便利用財政政策來刺激內需,以維持經濟成長及社會穩定。中共國務院發行的政府公債,在1998年為1,000億人民幣、1999年為1,100億人民幣、2000年為1,500億人民幣。另外,該院在1998年還發行2,700億人民幣特別公債,支持四大國有銀行貸款給國有企業,並提撥180億人民幣支付國有企業改革與洪水災後重建。根據中共財政部長項懷誠的報告,中國的擴張性財政政策使1998年的經濟成長增加1.5%、1999年增加2.0%、2000年增加1.7%。這些公債總額為6,480億人民幣,幾乎相當於1998年中央政府總支出的兩倍。


不斷升高的財政赤字

中國財政開銷日益擴大,而收入並無法增加,只好舉債度日。在1980年時,中央政府的預算赤字只不過14億人民幣,相當於GDP的0.3%;到了2000年,政府赤字竄升到2,598億人民幣,相當於GDP的2.9%,幾乎達到3%的國際警戒程度。

事實上,中共官方數字嚴重低估財政問題的嚴重性。首先,世界銀行認為應合併政府赤字作為判斷標準,也就是必須包括政府財政赤字及中國人民銀行(中央銀行)借給金融體系去支付國營企業之開銷。如此,在1986年至1994年期間,政府赤字將高達GDP的4.9%到5.7%,超過1994年官方赤字1.5%的三倍。

第二,官方的數據常會誤導,因為北京將舉債所得當作預算收入的一部份。發行的公債應該被視為借貸款項,而非收入。經此調整後,中國的預算赤字在1998年可能高達4,230億人民幣(GDP的5.3%),而不是官方所說的960億人民幣(GDP的1.2%)。

第三,中國目前的財政支出很大一部份是舉債支應。根據卡內基基金會的學者裴敏欣估計,中央政府在1997年的支出中,55.2%是舉債所得。事實上,此數據在1999年已經是70%。

中國在1979年時,中央政府舉債額度為35億人民幣,或GDP的0.9%,1988年時上升到271億人民幣(GDP的1.8%)。

從1994年起,中央政府的債務從該年的739億人民幣(GDP的2.1%),急速增至1999年的4,015億人民幣(GDP的4.9%)。中央政府的債務餘額也從1994年的2,578億人民幣(GDP的5.5%)竄升到1999年的9,965億人民幣(GDP的12.2%)。

此外,政府在1998年為四大銀行所發行的2,700億人民幣公債,並沒有被計算在政府債務內。布魯金斯研究所的經濟學者拉迪(Nicholas Lardy)估計,非財政部發行的政府債券,在1998年底的債務餘額高達5,322億人民幣(GDP的7%)。如果將這些債務包含在內,在1998年底,中央政府的總債務將高達1兆6千多億人民幣(GDP的20.5%),幾乎是1993年數字的五倍。

以上估計還不包括國有企業的公司債務,以及其他政府潛在的債務,例如國有銀行的不良債務,政府或國有企業拖欠或短缺的年金;上述的數據也不包括地方政府的債務。


以債養債的困境

在1995年時,公債的還本與利息支付總額為499億人民幣,相當於新舉債務的42.5%;到了1998年,公債的還本與利息支付總額急遽增加為2,353億人民幣,相當於新舉債務的70%。在1989年時,只有少於3%的政府財政收入用來支付公債的還本與利息,但到1998年時,該數字已經高達24%。根據拉迪的估計,政府在1992年支付52億人民幣的政府公債利息,到了1999年時已經高達830億人民幣,在七年之中上升了16倍。

由此觀之,中國似乎已經到了無法繼續以債養債的地步,如今北京確定舉辦2008年奧運,大興土木的龐大經費又將如何支應呢?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