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電腦越發達,越無法為人所控制,而逐漸宰制人的生活與行為。 |
| | |
@ require '../adsleft.htm';?>
機械化的程度越高,人類自身的思想、意識異化得越徹底,人就越喪失自我
電腦的基礎理論是400年前數學中微積分基礎思想的一個表現。離散是真實的,連續是虛假的。我們不在這裏詳細討論這其間的千絲萬縷。
但是,這東西出現在西方是必然的。可能沒有人注意到的是,儘管這種技術據說與中國的易經有關,可是其理論基礎,乃至結構、運作方式卻是與西方人的語言、思維特點息息相關的。僅以西方的英語為例,將「動詞」明確區分成「及物動詞」、「不及物動詞」;「及物動詞」直接接「受詞」(或稱「賓語」):受詞,接受者也,聽從主人(主詞)的行為(動詞)。「不及物動詞」一定要跟隨「介詞」(仲介)才能連接「受詞」;而行為(動詞)的目的一定是受詞,條理清晰明確。而電腦的運作方式與之同出一轍:絕大多數的「操作」(指令,也就是「動詞」)必然要有明確的「資料」(物件,等同於「受詞」),否則運算只能是「空操作」(空迴圈);若「操作」的個數固定、「操作」的有效範圍固定,那麼得到的「結果」也僅僅與「操作」和「資料」有關。而進行這一切運算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達成需要的「結果」,或者說「目標」;也就是說,這是一種目標驅動的行為,完全線性的行為方式。而這樣的行為方式,存在於西方人一脈相承的既定思想模式中。中國人看到西方人這樣,就一貫自我標榜聰明,嘲笑人家如何如何笨。其實,這也是西方人思維所包含的特性之一。電腦相關的技術,絕對不會在東方的社會裏產生;從東方人思維、語言、文化來分析,可以發現這種因素並未被賦予在東方的思維模式裏面。
然而,跟其他技術的發展一樣,電腦技術的發展,背後有競爭和利益的因素。目前的階段,可以發現,電腦逐漸地不受人的控制,而逐漸地宰制人的生活與思維,人的思考漸漸地變得單一化,對於電腦的依賴也與日俱增。人的觀念及行為無形地也受到控制,思維也因而限縮在一個範圍之內。
程式技術、作業系統、網路、電子商務、寬頻等等,在這個時代似乎是個獨領風騷的議題。從表面上看似乎是把人從繁雜重複單調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其實它利用的基礎是人的慾望,從而建立一個需求的圖像。對於這種情形,馬克思早就在《資本論》裏明確地表明了這個預測:他認為機械化的程度越高,人類自身的思想、意識異化得越徹底,人就越喪失自我。
這是一場機械與人性的拉鋸戰,到底結果如何,尚無人敢斷言。「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一切都在最終的決定者手中;電腦及網際網路也是如此。
早在300多年前,隨著工業革命帶動出現的科學技術,電腦的相關理論、基礎技術、系統結構等相關概念就陸陸續續地悄悄登場了(數學家帕斯卡、萊布尼茲、布林等等)。自20 世紀初,科學技術飛速的發展。二次大戰期間在軍事目的的需求下,更是帶動了大量的計算需要。經過一段極不尋常的高速發展;至90年代初,電腦、網路的各種理論概念與技術等已略具規模;然後,電腦開始急速擴大進入各行各業的廣度深度,網際網路突然急速興起、席捲全球。
97年以來,電腦與網路成為不可抗拒的世界性潮流。大量的新聞資訊、社會現象的探討,以至對政府政策的建議、批評等等,在網際網路上都無所遁形。儘管有些政府因而設立了相關的「管制法」,但是這絲毫改變不了網際網路本身的公開性;事實真相和輿論的聲音仍然能夠傳播到世界的各個角落,世人也因此能對相關的重大課題有了更為客觀正確的判斷。
(摘錄自正見網《歷史的手:(8)電腦》,2001年3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