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15 期 2001/7/16 -- 2001/7/22 財經專欄
 
復甦景氣政府最夠力?
吳惠林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無論是政府部門製作的總體性景氣指標,或是每個人生活周遭一些代表性的小指標,大概多多少少都可顯示出經濟景氣端倪。一旦不景氣徵兆出現,譬如當前台灣經濟在各項大小指標下已普遍被認定陷入不景氣,而各業生意下滑,失業提升等等也被民眾感受到。那麼,有什麼良方可將下滑的景氣往上拉呢?


凱因斯不死

輿論最喜歡的是敦促執政者拿出辦法,這也可能是凱因斯理論普遍流傳的緣故。而所謂的「反經濟循環政策」,就是最被愛用的辦法。其中,「創造有效需求」的財政政策,更是各國政府最常使用的。行政院目前大力宣傳的「8100方案」就是一例。過去的十項建設和日本近十年來所提的十多次「振興經濟方案」,也都是好例子。在歷史上,最著名的案例應推1930年代世界經濟大恐慌之消除。

那次大恐慌的實際情況,當今絕大多數人雖未親身經歷,但由文獻的記載以及當時背景的諸多好萊塢電影,卻也可間接感染到可怕情境。凱因斯理論就因該事件而誕生,從此政府也躍上經濟舞臺扮演調節經濟的角色。不過即使教科書對凱因斯理論治癒大恐慌給予正面肯定,而且一般人也大概接受這種結果;但其實一直存在質疑聲音,不少專家們甚至認為第二次大戰才是消除大恐慌的功臣!而當1970年代發生「成長停滯」和「通貨膨脹」併存之後,竟興起反凱因斯浪潮。即便如此,凱因斯的「(政府)創造有效需求」迄今還是被各國執政者常用,畢竟它賦與政府名正言順的「權力」啊!


掘地理論的迷思

對於凱因斯的創造有效需求之質疑,最有名的是「掘地理論」之比喻。要政府創造有效需求,目的就在提供諸多失業者的就業機會,怎麼提供呢?凱因斯的作法就是:請失業者排成一行,政府提供一把剷子,第一位失業者在地上挖掘一個洞;由於貢獻了勞務,因而獲得工資作為報償,這個人也就業了。第二位失業者用同一支剷子,將第一位失業者挖起來的土回填;就這樣也付出了勞力,算是有了工作,也獲得酬勞,也不再是失業者了。第三位失業者再將先前回填的土再挖出來,第四位再重填回去,第五位再挖上來,… 就這樣重複的挖、填同一個地方,所有的失業者就都獲得工作。而這些人得到報酬後就去買東西,商店的生意就好了,原先銷不掉的商品也可以賣掉了,很快地就必須再生產商品,於是就得僱用人手,而經濟活動也蓬勃起來了,經濟景氣乃得到復甦。

好簡單喔!乍聽之下也頗有道理。但政府的錢哪來?這種方式所創造出來的工作,不是有如共產世界裡「數人做一人事」,根本不具生產性嗎?由共產已破產的現實,我們怎能相信政府有復甦景氣的能耐?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