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書 名 : 亞洲新未來 作 者 : 菲利普 科特勒 赫馬溫 卡塔加亞 譯 者 : 劉世平 出 版 : 商周出版
1997年7月2日,正當全世界目光的焦點仍匯集在香港主權移交時,中南半島的泰國政府,宣佈對泰銖實施浮動管理匯率制,隨後引發了震驚全球的東南亞金融風暴,其衝擊蔓延至東北亞國家,甚至重創全球金融市場,影響深遠。
迄今有關東亞金融危機的研究,多偏重於以總體經濟的觀點來探討,對於釐清金融風暴的面貌,以及對亞洲國家今後發展,特別是個體部門之發展策略,尚嫌不足。本書之出版,有助於彌補這方面的缺失。
對大多數的讀者而言,心中或許有一個疑問:東亞國家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間,經濟表現極佳,曾被譽為「亞洲奇蹟」,何以在1997年間爆發如此嚴重的金融危機?中間的轉折相當耐人尋味。作者在本書第一部中,首先描述金融危機的來龍去脈,有助於解答讀者心中的疑惑。對於金融危機發生的總體面因素,作者除了引證各專家學者的理論外,並以自己所提出「國家能力模型」為架構,評估區域內各國所擁有之優勢及弱點。作者認為台灣由於政府高度領導能力、富遠見和魄力及落實體制化,而能免於金融風暴之害,因此將我國讚譽為「成功擊敗」危機侵襲的模範國家。作者以同一模型檢證日本在金融風暴時期的表現,認為日本在危機發生時,欠缺一個能即時採行必要措施的強勢政府,甚為可惜。
在第二部中,作者藉由「永續性模型」,來描述及分析亞洲發展與革新過程。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以此模型,將我國與新加坡、香港並列為三個成功的案例。對我國長期以來,在國際孤立、地緣不具策略價值及天然資源有限的種種不利情況下,能成功地保有經濟永續發展,給予高度評價。相對地,作者認為部分東南亞國家領導者未能反映人民需求並提出妥善政策,妨礙經濟發展,因此將南韓、泰國、印尼列為失敗的案例。
作者在第三部中,以亞洲企業為對象,嘗試以組織及企業管理等觀點,來探討未來亞洲企業可能的商業前景。並以各種行銷模型及案例來探討亞洲領導型企業的經營優勢及劣勢,提出贏家企業策略模式,為企業注入新活力,以求自危機中浴火重生。最後,作者在結論中勉勵企業經營者應以長遠的眼光,將亞洲視為待開發的廣大市場以及創新和人才的來源地。
本書在二位具有專業學養及豐沛實務經驗作者的努力下,對於亞洲各國政府及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提供實務的策略及寶貴建言,值得國內各界深入研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