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14 期 2001/7/9 -- 2001/7/15 文明探索
 
鑑古知今:如何才能「永續發展」?
吳政翰  
 

記得有一位環保專家說:中國有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只留下文物,卻沒有垃圾。現代文明只有幾百年的歷史,垃圾已經成了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了。

是啊,中國的古文明毫無疑問是非常燦爛的,更可貴的是這種文明是可以永續發展的,和自然環境有著良好的默契,可以共生共存;而現在的文明表面上看似偉大,但遺留的問題卻也相當巨大:各種合成材料廢棄後難以自然分解,人為的分解會產生大量毒素,於是垃圾堆滿了世界,甚至還出現了「太空垃圾」。如果這樣,再過五千年,世界會是什麼樣?

人們期望新的發明能解決這樣的問題,但每一次新的發展在解決原有問題的基礎上又帶來新的問題,如此往復;表面上看來新科技每天在發展,但人類的整體生存環境到底是變好了,還是變壞了?人的生活質量到底是提高了還是後退了?

於是,新鮮的水和空氣成了商品:人們把賺來的錢用來買各種「全天然」、「無污染」的「綠色」產品,利用假期跑到西藏那樣的地方去找「淨土」,這一切還必須得有錢,而收入低的人只能生活在污染和垃圾裏了。有時候,我非常羡慕古人,騎一匹駿馬可以走遍大江南北,渴了掬一口河水,累了樹林裏歇會兒。現在呢?交通工具看似很多,哪有馬自在?費用龐大,還需能源,又有污染;河裏的水能喝嗎?看著都嫌髒;路邊的樹林呢?灰多垃圾多。

其實,古人解決環保問題的方法很簡單,一切都是取之於大自然又回歸於大自然。土燒成的磚瓦造了房子,木料製作成家具和門窗,陶土燒製為器皿;竹子編的籃子,棉織的衣服等等。哪樣不是用壞了又能重歸大地不留痕跡的?

也許你會說這是因為古人科學不發達,不能合成新的材料。試問:如果用原有材料能做到的,何必一定要捨近求遠呢?如果新的材料會帶來新的更難以解決的問題,是否有些得不償失?

許多古老的傳說都是這麼說的:人是神造的,包括人的生存環境。神在造人的時候,就已經把人類生存所需要的一切因素考慮進去了,所以人需要的一切材料,自然界裏都有。有什麼比木材更適合做家具的?而且隨處可見。陶土燒成的瓷,有什麼比它更耐熱的?有比棉、絲更舒服的布料嗎?人繞了一大圈,繞出神給安排的環境了嗎?民間的草藥真能治病,不比人工合成的西藥差,我自己有體會:讀小學時得過腮腺炎,久治不癒;偶得一土方,為草藥製的膏藥,兩帖即痊癒;讀中學時得過疹子,也是久治不癒,拖了半年,吃藥無數。後來,一位老中醫用水牛角將我治好了。天生萬物,各有其用啊!

在傳說中我們還知道,人本來是不懂得利用這神奇的自然環境的。後來,出現了一個人教人使用火,又出現了一個人教人耕種,出現了一個人教人紡紗,還出現了一個人教人嘗百草,等等。真是神話嗎?是神在教人如何在神開創的環境中生存,是神給人開創了生存的方式,是神在傳給人「科學」啊!人到頭來卻把神給忘了!

(取材自正見網〈文化反思錄(三)環境〉,2001年3月31日)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