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14 期 2001/7/9 -- 2001/7/15 文明探索
 
談中醫的診斷與用藥
華景珍  
 
吃錯中藥也會「入咽即死」、「覆杯立斃」呢!(攝影/羅馨雨)

中藥的使用,必須明白六經運行,才不會出偏。若辯證不詳、理路不明,就冒然用藥,對人體反而會造成傷害


西醫和中醫在發展上與治療方法上有著很大的不同,是眾所週知的。因此對於同一類病症的診斷,西醫與中醫的見解或處理方式甚至可能完全相反。以下,筆者就自己過去的一些經歷,以幾個小故事來闡明兩者的差異性;其中涉及的一些具體病例與診療方式,僅為個人意見,供讀者參考。


一樣病兩樣情

一天,一位西醫向我透露了他的苦惱:「我的小女兒有氣喘病,我自己也醫不好,妳幫我開一個氣喘病的藥方好不好?」

我自己學中醫超過二十年,我告訴他:「病要分表、裡、陰、陽、寒、熱、虛、實,還要觀察疾病的正確位置與發病的原因,沒有看到病人,中醫師是開不了方子的。」他感到非常失望。但我又問了他:「你的女兒感冒生病時,不會發燒對不對?」他非常訝異:「對呀!你怎麼會知道我女兒生病不會發燒?」

我笑著告訴他:「你回去把你女兒醫得感冒會發燒,她的氣喘病就好了。」

他呆呆的看著我,我給他出了一道他根本就不會解的難題。不是他在醫學領域裡不優秀,是現代醫學裡沒有這個內涵,沒有這套理論,也沒有這個方法。

他低下頭,一面撥弄手中的筆,一面喃喃的說:「她本來會發燒的,後來不知怎麼搞的就不會發燒了。」我說:「是你給她吃錯藥了。」他無奈地說:「可是我們西醫都是這樣處理的呀!」我本來想回他:「所以你們把很多病人都醫壞了啊!」話剛到舌邊我覺得會傷人,又把它嚥了回去。畢竟這件事不是醫生的錯,他們用同樣的方法處理自己的親人。而在親人身上犯的錯,他自己看得見、感受得到。


人云亦云論中醫

有一次我與一位久未謀面在教學醫院當主任的同學見面。談起,我因嫁了一個有氣喘病的丈夫而學了中醫,並慨嘆這是一趟極其艱辛的學習過程,沒有良師指導、沒有益友切磋,完全靠自己摸索。

沒想到他對中醫的看法這麼偏頗,竟然很不屑的對我說:「你怎麼會去學中醫呢?中醫不科學。」我很錯愕,問他說:「如果我隨便拿一本中醫的書給你看,你看的懂嗎?」他回答說:「我看不懂。」我又問他:「你為什麼對自己看不懂的東西隨便下斷語呢?」他解釋說:「大家都這麼說。」他所說的大家,很可能是他工作領域裡面的人。

早期很多西醫師對中國傳統醫學,因為不理解而抱著歧視與排斥的態度。現在因為國家政策的改變以及國內外專家學者研究中醫中藥,發表的學術論文越來越多,中醫有了一席之地,才逐漸改善這個狀況。


中醫的傳世

其實,中醫是很科學的,是另一種科學。古時候沒有近代物理學、數學、化學……這些基礎科學,因此傳統中醫唯一的描述工具只有文字和簡單的圖片,就以《傷寒論》這本書的創作來說,當時還沒有紙和筆,是用刀一筆一筆刻在竹簡上。著書工程的艱鉅和浩大不是我們今天的人可以想像的。因而,古代醫書文字非常精簡,只紀錄最重要那一部分,其他很大一部分是靠口傳的。經過了漫長的歲月,這口傳的部分也沒流傳下來。從近代中國人所著的醫書中似乎沒有發現這部分內容,但在日本有關漢方醫學的著作中則有相關的少部分記載。一本名叫《腹症奇覽》的書中,作者就提到某些內容是透過口傳留下來的。學中醫的人都發現,日本漢方醫學和我們中國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們很注重腹診,「禮失而求諸野」,日本人保留了古老醫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從這裡我們可以推斷:日本人與中國人必定有很深的淵源。

日本人的文化與中國不一樣,中國受儒家思想影響很深。講什麼「男女授受不親」、講什麼「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把身體髮膚看得極其珍貴,不能隨便亂碰。因而遺失了中醫學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腹診。這也是《傷寒論》變成無人能懂的天書的原因之一。對一個懂腹診的中醫來說,傷寒論是一本很淺白又實用的醫書。


傳統與現代的脫節

一般中醫都知,中醫辨症講表、裡、陰、陽、寒、熱、虛、實,所謂的「八綱辨症」,但是確切的表裡觀念是什麼?似乎又不明確,人言人殊。在《腹症奇覽》這本書中有一張圖表標明了六經地面。在《徐靈胎醫書全集》卷四中收錄並注解了古代名醫扁鵲著的《六經地面解》。

中醫表裡的概念是用六經來分的,大體陽經主表、陰經主裡,而陰經和陽經又各分表裡,以陽經來看,太陽經主陽經之表、少陽經主陽經之半表半裡、陽明經則是主經之裡。這些知識對學中醫的人來說是常識;對現在的人來說,變成了玄學;可是對古時候的讀書人來說,也是常識。因為,古時候的儒與醫是相通的。

不同經的病主要症狀不同,用的藥也不一樣。如果不明六經地面,疾病的確切位置就搞不清楚,用藥就亂七八糟、錯誤百出。如文首談到的這位放射線科醫師,他的孩子一定是生了「表病」或者是「半表半裡」的病,他用錯藥「誤汗」或者「誤下」造成病邪向內走,變成了氣喘病。

氣喘病也不完全是肺出了毛病;有的是肋膜出了問題,影響橫膈膜的升降;有的是大腸熱阻;有的是心臟血液的問題……要看病邪陷在什麼地方,分清它的性質,才能用藥或手法、針灸等把它攻出來、清出去或和解掉,沒有見到病人,方子怎麼開呢?


用藥需留神

現在很多人生病,隨便拿來一個方子。就抓藥來吃。當然有人吃好了,但是真的蠻危險的。有一些人的錯誤觀念,認為中藥「藥性溫和、沒有毒性、沒有副作用」,吃了有好沒有壞,實際上卻不是這樣,吃錯中藥也會「入咽即死」、「覆杯立斃」呢!能夠不謹慎嗎?

幾年前,我有一個病人,他起初有一點高血壓,朋友給他一個治高血壓的方子,從他說的藥名來看大概是『補陽還五湯』,他就經常買了燉烏溜魚吃。結果四十歲就中風了。我告訴他:「你的高血壓是肝陽上亢引起的,是實症。而你吃的藥方一付就有四兩黃耆,是虛性高血壓吃的。你吃的藥剛好相反,難怪你這麼年輕就中風。」

講一個老人家說的真實故事:有一個拉三輪車的車伕,有一天載了一個有錢人家的少爺到藥房去買藥,結果那位少爺太匆忙,把抓的藥忘在了車上。他晚上收工回家,發現車上有一付藥,於是就想:「這有錢人家買的藥一定很貴很補。」就叫太太幫他煎。他太太聽了覺得很奇怪,好端端的吃什麼藥?他堅持說要補補身體,非叫太太幫他煎不可,他太太只好煎了給他吃。結果,他兩三天躺在床上起不來,渾身沒有力氣,不能工作。

後來他又載了那位少爺就問他:「你們家誰生病了,為什麼那天匆匆忙忙去買藥?」那位少爺說:「還說呢!就是太匆忙了,把抓的藥都弄丟了。後來又去買了一付。我太太生孩子生不出來,醫生給他開的『開骨散』開骨盆用的。」車伕聽了哭笑不得。

這藥能亂吃嗎?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