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14 期 2001/7/9 -- 2001/7/15 真相
 
天堂和地獄有多遠?
佚名  
 
科技造就了進步繁榮,卻也造成自然環境的破壞,及人對精神世界的疏離。(攝影/孔世龍)

科技對文化和宗教的排擠歸根於它的功利性和局限性


工業革命以來,科技充斥並改變著我們這個世界,把整個世界變成了一個技術系統,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成為這個無處不在的技術系統的組成部份,世界透過這個技術體系向人們展現其被改變的面目。

人們通過不同的認知方式來把握世界,技術、文化和宗教都是人們藉以認識世界的不同途徑或方式。通過不同的方式認識世界會得出不盡相同的結論,一個科學家對世界的理解與普通人的認識肯定是不一樣的。


任何距離都可以測量嗎?

在科技發展初期,科學家在探索自然這樣一個非常有限的範圍內,運用觀察實驗與數學計算方法。後來,人們很快就把觀察與數學計算方法擴展到包括哲學在內的其他領域。如果一個現象可以用數量計算,這個現象不僅在科學上得到了確定,在哲學上也獲得了合理性,而那些不能進行數學處理的事物似乎就不是客觀存在。對觀察試驗方法的運用也造成了類似的情況。

觀察實驗與數學方法進一步深入人的精神世界,人文學科和宗教也接受了觀察實驗與數學的驗證。結果,它們因不能通過觀察實驗予以證實或者不能進行數學處理而遭到懷疑,或者因被迫納入科學體系造成內蘊的消解而成為一種技術操作和形式。齊奧萬.瑪利.博納爾多曾經於一五八九年在論著《換算成我們的長度單位的所有領域的大小和距離》中煞有介事地說,「地獄與我們的距離是3758.5英哩,寬度為2505.5英哩;天堂與我們的距離是1799995500英哩」。能夠用物理測量的方式認識天堂和地獄嗎?


精神文明淪落為科技的附庸

科技促成了工業革命,人們依靠物質工具取得了巨大的物質進步,物質財富反過來成為人類的主宰和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凡是能夠直接帶來物質進步的人的精神活動如「工具理性」、「技術理性」等就會獲得人們的關注和青睞,而形而上的沈思、藝術情感以及信仰等則遭到拒斥、貶抑。於是,文化、藝術和宗教在現實生活中不再被認為是重要的力量,只具有配角和協調的功用,精神淪落為科技和生產力進步的附庸。

科技不僅僅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成為一種世界觀。在把自然當作機器一樣拆開、組合、拼裝的過程中,人類懷著征服的心理,欣喜地發現自己看透了自然並且可以隨意操控自然,有關自然的神秘、有靈的觀念消失了。科技造成的物質進步有力地鞏固了科技這樣一種世界觀的地位。

於是,科技得出的結論儼然成為對世界唯一的解釋,從而排斥人文學科和宗教。而且,自然的「祛魅」導致人類對宗教喪失信心。


科技內涵遠不及文化和宗教

科技雖然給人類帶來物質上的進步,但它對世界的認識只是局限在我們這個空間,在內涵上遠遠不及傳統文化和古老宗教。而對世界真相和人生真諦的認識往往涉及另外空間,對科技的過份相信實際上是一葉障目、誤入歧途。

科技的擴張不僅造成對自然的破壞,而且它使人與文化、宗教疏離,導致人精神世界的萎縮與頹廢。在科技成為世界主宰的現代社會,人只不過是供其隨意驅使與使用的「人力資源」,一切與技術效用無關的精神活動受到歧視與排斥。人的想像力以及創新能力日漸退化,人們愈來愈變得過份實際,只盯住一點可見的東西,卻不再擁有那種心靈暫時超脫現實生活的快樂和非功利性質的感受,宗教在人們心目中越來越淡漠,甚至變得不可理解。有人說,「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羅1:20)。而「偉大」的科學「天才」Richard Feynman卻說,「在哪裡?把他的電話跟地址告訴我。」科技使人的心靈變得越來越封閉和狹隘。

科技對文化和宗教的排擠歸根到底源,在於它的功利性和局限性。科技從一開始就作為工具直接服務於人的物質欲求。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power)」。所謂「力量」是一種控制世界和人的技術,而非「智慧」。隨著機器大工業的展開,科技在創造財富中不斷地煽起人的物欲,欲望充斥人的頭腦,人類越來越依賴和重視科技了。人們對科技功利性的崇拜淹沒了對其局限性的關注,而科技得出的片面甚至錯誤的結論,衝擊著傳統的宗教觀念並完全占據了人們的頭腦,進化論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

(取材自正見網,2001年4月26日)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