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全球經濟景氣欠佳;台灣經濟景氣低迷!這似乎已成當前台灣民眾的口頭禪了。可能有許多人不清楚經濟景氣指的是什麼?不過我們身邊就有現成的景氣指標,您知道嗎?
一般民眾可能有景氣欠佳的切身感受;但媒體的報導卻大致依循政府的相關統計指標。大體而言,最被愛用的是「經濟成長率」,目前指的是「兩年間總生產的增加率」。一國的總生產也並不容易估算,現在各國通用的是「國民所得帳」,就有不少缺失,這姑且不管;要得出總生產還是得由各行各業或各個行為人著手,而後再加總得出,其間手續繁瑣,得到的「最新數據」已是「時間落後」的現實,而且也只不過是「預估的」的資料。例如,日前報上喧騰的台灣第一季經濟成長率下調為1.06%,就是預估值,將來會再修正;而這個預估值,公佈時也早是第二季了。
總體指標關繫政府政策
經濟成長率實在是一體之兩面,雖然失業統計可以較早獲得,但也至少落後一個月;主計處都是每個月22日發佈上一個月數據。此外,經建會每個月27日發佈的景氣指標,更是媒體喜用的景氣指標;但它也是報導上個月的情況。所以,這些落後的總體景氣指標,對於個別企業經營者或個人來說,並不是那麼地直接實用。事實上,這些指標最主要的也是提供給政府作財經政策之用,是典型的 「凱因斯理論」模式。不過因為政府政策會影響利率、匯率、稅率等等,進而對各個市場產生衝擊,所以個別人還是必須關切這些指標。
雖然升斗小民仍然應注意總體景氣指標的變化,但對日常生活中所依據的直接、即時性指標,更應有所警覺。說不定這些就在身旁、隨處可見的指標,其妙用無窮呢!順手拈來提供三個例子。
注意身旁的即時性指標
其一,當前全球最有權勢者,也就是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葛林史班,在他經營顧問事業的歲月裡,很喜歡把「紙箱銷售量」視為經濟指標。因為紙箱到處可見,主要功能是包裝各式各樣的商品,若紙箱的需求增加,經濟活動也在加溫。這個對經濟學者沒有太大吸引力的單調指標,葛林史班用得很順手,也證明其往往很正確。所以,讀者們何妨張大眼睛觀察周遭紙箱的使用情形來獲較大勝算。
其二,廣告的多寡、出現在媒體的位置及種種變化。例如,景氣好的時候,媒體的傲骨就會凸顯,不入流的廣告絕對排不上隊。不管是電子媒體或平面媒體都相同,當電視台在熱門八點擋播出吵人且粗糙藥品廣告時,景氣不佳應八九不離十;當暢銷的平面媒體實施讓新聞和廣告混雜一起沒格調作法時,景氣怎會好呢?還有許許多多觀察廣告訊息以判定景氣良窳的有意思方式,讀者不妨多想想,而其運用之妙乃存乎一心呢!
其三,現代社會特色之一是「開會」。那麼,會議多表示公司營運是好是壞呢?政府機構一旦有開不完的各類會議,國家的經濟景氣會是好的嗎?你說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