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大概是香港在「回歸」後各方面表現不佳,所以當局熱衷於要如何進行包裝,於是花了九百萬大洋塑造了一個「飛龍」作為品牌,在《財富全球論壇》中推出,欲圖借勢在全世界推廣。不過輿論有讚有彈。依筆者之見,「藝術標準」還在其次,關鍵在於政治標準,那是有僭越之嫌了。因為「龍」本來就代表中國,那麼「龍的傳人」不就成了「香港傳人」?就算飛龍不是唯一的龍,然而高高在天上,置其他龍於何地?更何況還要飛出去,是否要離開大中國的母體飛到英倫三島?因此設計者是否有「港英陰謀」在內?與其如此,不如先易後難,先給特首董建華定品牌,因為有現成的,兼且免費,何樂而不為?
不久前一位親共人士為了替八百人推選特首的小圈子活動辯解,說選特首就如同買榴槤一樣,你不會揀,就讓人幫你揀。這種說法是把八百人以外的香港市民全看成笨蛋。而這種說法也毫無新意,不就是「揀蟀」嗎?但是如果對這種說法「一分為二」的話,倒也有其貼切的一面。
眾所周知,榴槤是鵝蛋形的,香港的政治漫畫家不論尊子還是馬龍,都可以把榴槤畫成董建華的臉型。因此用榴槤代表董建華一目了然。
榴槤號稱是「果中之王」,也就是「國中之王」,董建華是香港的「最高」,也就是香港之王。因此內容完全符合。
最重要的是,榴槤表面上是臭的,實際上很香,否則如何稱王稱霸?南洋有說法就是榴槤上市時,就是賣掉「紗籠」也要買榴槤吃。這同中共的「寧要核子,不要褲子」有異曲同工之妙。董建華在香港名聲臭臭、威望很低,每次民調都在榜末,但是在中共鼻子裏,卻是香得不能再香了,任何一個有香港人的場合,不論錢其琛還是江澤民都要「挺」他一下,因此到處聽到「挺董叮咚」的聲音。如果董建華沒有榴槤式的內在美,何以會吸引中共這些可以「各取所需」的超級大佬?
榴槤表面上是舶來品而不具中國特色,因此不宜作為董建華的品牌,然而馬列主義比起榴槤,離開香港和中國更遠。而且榴槤有一種中國特色,那就是類似中國土產的臭豆腐。君不見,文革期間的中國知識分子,聞起來臭臭的,實際上可香著呢。最新的行情是把腐敗也比喻為臭豆腐,表面上臭臭的,實際上連叫喊反腐敗的人也巴不得自己快點腐敗而有貼身的金錢美女。
董建華卻之不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