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五月七日,以「根留台灣」為訴求重點的第四屆全國工業發展會議開幕詞中,陳總統明白指出,要經濟再生,沒有萬靈丹,而一切的必要改革需揚棄消極的管制與干預,認真檢討土地、勞力、法令、基礎設施、行政效率等投資條件,創備具國際競爭力的優質投資環境,讓企業「近悅遠來」。
人的知識最具附加價值
總統的這番話不僅與會議訴求重點對上了口,而且更抓對了自由化這帖藥方。蕞爾小島的台灣,雖有福爾摩沙美麗寶島之稱,但除了人之外的各項資源仍屬匱乏,尤其經過五十多年快速發展之後更是如此,甚至於連一向引以為傲的人力資源也遇到瓶頸。我們知道,當前是所謂的知識經濟時代,儘管這個時髦名詞各方解讀不一,但「以知識為最重要資源」的認知卻得到共識,而知識是附著在活生生的人的身上,它是無窮無盡的,端視「主人」如何去吸收與發揮。誠如全球知名的華裔產權學者張五常所言:「人類最有價值的資產就是人,而在人之中,除了勞力及相貌以外,其他有價值的都是知識。」此也明白告知,知識的多寡良窳,就是一個人創造的附加價值大小的關鍵。
自由市場下知識增長最快
問題是:人在何種環境下知識增長得最快?張五常給的答案是自由市場。以共產和私產兩種極端政制來說,事實已證明共產政制下知識的增長乏善可陳,有時甚至倒退;而自由市場下的知識則增長得很快。不過,自由市場是一個泛稱,在全球號稱實施自由市場經濟的國家中,市場的自由度也是不同的,此由每年都有著名研究機構公布「自由度排名」已可清楚得知。不必作嚴謹的研究,就只觀察自由度排名和發展程度(或生活福祉)之簡單關係,自由度愈高、發展愈快、人民生活也愈幸福,是顯而易見的。
台灣之所以曾被譽為經濟發展奇蹟,也在名聞遐邇的「亞洲四小龍」行列中,就是拜自由化之路走得比較早之賜。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在尹仲容先生領銜下台灣進行外匯貿易的「第一次經濟自由化運動」,掙脫戰後百廢待舉的困境,開啟往後三十年發展的序幕。可是由於自由經濟觀念未能生根,在1963年初尹先生去世後,保護和管制政策又逐漸抬頭,邢慕寰院士曾以新重商主義稱之。1980年代中期泡沫經濟的出現,就是反自由化政策的惡果。1990年泡沫破滅後,主政當局似有心再走自由化之路,但即便是1995年以「開放、鬆綁」為內涵的亞太營運中心方案,也是事倍功半。千禧年中新政府上台,也因政事掣肘無法突破,而使近一年以來自由化之路更是坎坷、停滯。
知識的創新、吸收、擴散、累積,固然在自由市場下最有效;就是投資環境也是在自由市場下才能公平、公正、安全。政府的角色就是在維護自由市場的順利運作。如何充當自由市場裏稱職的公正裁判,是當政者應念茲在茲的。偏袒任何一方或者進埸當球員的不良習性,都應儘早根除。總統在工業發展會議裏的講話,其涵意就是要政府回歸扮演正確角色。如何讓總統的說詞跳脫口號層次,有關行政部門必須以行動積極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