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5 期 2001/5/7 -- 2001/5/13 財經專欄
 
台灣經濟寒冬中的一股暖流
王素彎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資料來源:4月26日第六版《聯合報》

2000年的冬天已經走遠,大地一片春暖花開,可是季節的變換並未帶走經濟寒冬;相反地,各種令人失望的總體數據陸續呈現在國人面前。例如,今年第一季對外投資較去年同期成長42%,顯示企業國際化殷切;3月份製造業生產衰退5.6%,則代表國內需求動能不足;而失業率竄升到3.89%,除了反映工作機會減少之外,也可能引發社會安定的問題。金融機構的放款與投資年增率,在3月份只有1.41%,對民營企業放款與投資餘額則較去年同期衰退0.85%,貨幣供給額M2年增率降為5.43%,都創下歷史新低;這些金融面指標除了凸顯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放款嚴重停滯外,也反映企業投資意願低落,即使中央銀行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也無法發揮具體效果。

在我國國內生產毛額中占有極大比重的出進口,在4月份的成績恐怕也不會樂觀;因為,迄4月20日止的統計,出口衰退3.9%,而進口更衰退13.8%。經建會所發布的3月份景氣對策信號,連續亮出第4個代表衰退的「藍燈」,其中除海關出口值屬於景氣欠佳外,其他8項指標均顯示景氣持續低迷,領先指標更是連續第14個月下降,也創下1985年10月以來新低。

在這麼多令人沮喪的經濟訊息下,《經濟學人》雜誌公布我國投資環境的評比排名世界第17,而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的競爭力報告排名則是全球第18名,不但比去年的20名前進2名,而且也比日本、中國大陸、南韓及大部分的東南亞國家為佳。這顯示經濟不景氣是全球性的問題,但同樣在困境中我們的排名還能向上提升,為我們帶來莫大的信心,更希望從此否極泰來。

不過,如果我們檢視其考評的內容,則可發現,其中有關於台灣民間與企業的競爭力,皆名列前茅,但在四十九個受評比國家中,有關政府能力的幾項排名,如政策共識、政局穩定度、政策不清程度、法規制度、立法效率、財經政策等全部在倒數10名以內。姑且不管其評比的客觀性與否,但從其相對性中,也讓我們更堅定在現階段我們最需要努力的方向仍在於經營環境的建構及政策的穩定。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