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圖/Stephen Joester(Dance Magazine) |
| | |
@ require '../adsleft.htm';?>
舞者所懼怕的年華老去並不會成為他的絆腳石
現代頂尖舞蹈家,被形容為舞神的舞蹈大師巴瑞希尼可夫(Mikhail Baryshnikov),1948年出生於舊蘇聯的拉脫維亞,九歲學芭蕾,之後進入基洛夫(Kirov)芭蕾舞蹈學校,畢業後加入基洛夫芭蕾舞團,不久便以優越的技巧聲名大噪。
70年代的蘇俄,仍處於集權政府統治之下,不允許人民有獨立的思想。當地的芭蕾舞界受此影響,壓抑住絕大多數個人獨特之處,力求整體的一致,發展方向偏重技術而忽略精神面。經年累月下來,抹煞了不少獨創性的東西。因此使大多數的舞者成了追求跳得最高,轉得最多圈的跳舞機器。
可是光靠技巧跳舞無法長久,不但身體負荷不了,而且人的體能和身材,也不可能永遠都停留在頂峰。屆時舞者本身的藝術生命要如何延續?何況芭蕾舞的表現層面與內涵並不是獨靠技術,否則便與體操無異了。由於當時蘇聯的資源有限,巴瑞希尼可夫在1974年投奔自由,來到了現代舞的發源地—美國,以尋求自我的突破。
起先,他在美國芭蕾舞團(America Ballet Theater)當首席舞者,後來因為追求更有內涵的舞蹈,不希望靠炫麗的舞技來吸引觀眾,他毅然放棄美國芭蕾舞團20萬美元的年薪,接受了由當時最負盛名的現代芭蕾編舞家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的邀請,來到紐約市立芭 蕾舞團(New York City Ballet),並與其他舞者一般,領著800美元的週薪。在巴蘭欽麾下,巴瑞希尼可夫雖然只待了短短十五個月,可演出的舞碼卻增加了二十多個,他在現代舞蹈方面的眼界更大大地開啟了。巴瑞希尼可夫和巴蘭欽的合作,延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並未因離開紐約市立芭蕾舞團而終止。
芭蕾的表演形式自從十六世紀由路易十四設立第一所學校以來,已經被固定下來;而現代舞的產生還不滿一百年,雖有流派之分,但都是自創,沒有既定的形式,所以表現方式更自由,更能表現自己的心境。
為了創造更具活力的芭蕾舞世界,巴瑞希尼可夫於1980年回到美國芭蕾舞團擔任藝術總監。任內除了將四齣全本芭蕾舞劇搬上舞台外,也啟用了一些前衛編舞家為舞團編創新作。然而,繁瑣的行政事務很容易消磨人的意志,況且,就像荒野之於狼、天空之於鳥,舞台還是比辦公室要來得更適合一個舞者。於是,在與美國芭蕾舞團長達十年的合作之後,他辭去了藝術總監的職務。
在經過半年的自我沈澱之後,巴瑞希尼可夫決定與多年老友,同時也是知名編舞家馬克‧莫里斯(Mark Morris)合作,同時在霍華吉爾曼基金會(Howard Gilman Foundation)的支持下,成立了「白橡樹舞團」(White Oak Tree Project),擔任舞者及總監至今。
一位來自香港的舞蹈工作者表示,一個好的藝術家在生命的呈現上,是有一定修養的,如果在他的內在有柔、剛這兩種力量的時候,那麼他的舞蹈必然就很豐富了。巴瑞希尼可夫自己的內涵再加上生命中不斷擴大的廣度和深度,舞者所懼怕的年華老去並不會成為他的絆腳石,他之所以會被稱譽為舞神,那是因為他完全用自己的生命去跳舞!
巴瑞希尼可夫在他生命中的每一階段,都期望達到能力範圍中的最高點,透過肢體表達心中的想法、與觀眾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及對生命的體會,不再追求躍起的高度與打轉的圈數,每個階段都在突破自我,改變自己學舞的方式,身體隨著思想不斷地去開拓。
當一個舞者完全投入舞台的時候,換個角度說,就是用他的心去跳舞。
舞蹈家側記....
巴瑞希尼可夫曾於今年2月間到台灣演出,在國父紀念館的三場演出當中,不僅為引頸期盼已久的台灣舞蹈界掀起一股旋風,國內的專業舞蹈家也都予以盛讚,表示:我們並沒有看到舞蹈巨星,卻看到了一位偉大的藝術家。
首度來台的巴瑞希尼可夫,除了在國父紀念館做三場演出外,把參觀故宮、品嚐台灣小吃、洗溫泉也安排在行程中,在短時間內總算能感受一點台灣風情。
巴瑞希尼可夫率領「白橡樹舞團」在台灣演出的五支舞碼獲得了全場觀眾專注的眼光,掌聲如雷,舞評家紛紛以動作精準、乾淨、肢體充滿張力的演出來形容,表演現場一片寂靜無聲,確是難得一見的高水準舞碼。
雖然巴氏已經52歲,但是身材、體能仍然保持得很好,在舞台上的表現完全不比年輕舞者差,他自言每天固定練舞七個小時,生活保持規律、簡單。現在的他已經不再追求躍起多高、轉多少圈等華麗技巧顯示,而是期望透過現代舞表達內在的精神及對生命的體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