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require '../adsleft.htm';?>
我來寒山家,山寒草青青, 寒山相留住,嶺上依白雲。 我辭寒山家,山寒人不語, 寒山不知我,我隨白雲去。
——到山中作客,臨行時感嘆 人來世上猶如我入寒山。
一縷茶香做煙雲,沉香飄渺亦調情, 仙樂歇時茶已冷,滿室悽清做禪心。
——清坐焚香飲茶時所作。
一朵香雲上翠薇,兩行清澗下碧溪, 夕陽人家孤煙直,月明獨照山中人。
——把茶香變山水,由外的妙境寫到 自己。
我喜歡寫詩來表達情感。我反思一下自己寫詩的心境,有時人在悲哀的境地,隨著詩意的表達,內心竟是無比的快樂。這種文明的表達方式令人心儀,所以,我以寫詩時的心境自勉,希望在情感處理上帶著詩意。
當我們一廂情願地表達對另一人的愛意,不管男女之間也好、親子之間、朋友之間都一樣,效果往往很差。這時大多數人會覺得對方不識抬舉,不知自己用心良苦,於是想方設法尋求別的技巧,企圖說服別人。有時我們太執著於自己固有的觀念,所表現出的鄙夷、憐憫、忿怒、說服等等情緒,只是情欲的宣洩,而非真正理解對方、接受對方、尊重對方。我想,我們要是多用一點心去感受,就可感受對方真正的需要,更有助於情感的互動。如果我們從本身做起,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讓對方主動地接受我們的言行,這才是文明的情感處理的態度。
那詩意的精髓就是你的情感、感受要纖細。用時下的常用語,就是要有「柔軟心」。別人正在發火呢!你覺得無所謂;老婆今天很快樂,換個新髮型,你看見沒?人要懂得感知。所以好一點的詩就是寫別人再回到自己;再好的詩就沒有了自己。也就是你在感受別人時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你講出的話自然句句入心。
纖細的情感再更纖細,就會萬物有情。山有生命了,海也有生命。自己的情感匯入自然之中就形成一個境界。我的情感有個知心人,就是山是雲。在沉香與茶香、在月夜的光、在雨夜的花。詩本身就是情感的動態紀錄,喚起人的「共鳴」。師生之間,君臣父子都可以用含蓄深遠的方式處理彼此之間的情感。在立法院也好,菜市場也好,用詩是吵不起架來的。詩裡的豐富情感包含了幽默感、同理心…等等。
我們可以一起培養「詩心」。有詩心,生活就有詩意,這是文明人。和人相處帶三分詩意自然和諧,獨處時有詩意與萬物合一,更是一種化境。那麼,詩心怎麼培養呀?這和理性啟蒙是不是衝突呀?一點也不!我們看阻礙詩心的正是理性啟蒙要去除的障礙。這個障礙使人心中的天真善良被埋沒了。人被一些固有的所謂觀念包裹著,要去除障蔽心的東西才能使「詩心」顯露。中國古代,詩是理性的更高一層表現,超越思想的範疇講直觀,講體悟,是入了「道」的境界。
落實到生活上,可得要自己去著力了,放下一些成見,溫柔些去體察人事物。小孩沒甚麼後天的沾染,是詩心,他會問你也想不通的事,因為他沒有既定觀念。把自己當小孩兒,以純潔的心看世界。
這裡強調一點:表達和感受要真。真心去感受,你真的就會表現恰當,無需刻意。人的情感表達比語言文字要複雜。沉默、低頭、含笑、聳肩,叫肢體語言。更豐富的默契是培養出來的。拈花微笑就是傳個心法!你心若沒有微妙到那種程度是悟不到的。
其次是講個善心。感受表達要為人著想。我生氣,別人是不是受得了。若你是真的生氣了!你改一下脾氣嘛!學習一顆溫柔的善心不好嗎?真的不氣了,人不就改變了嗎?從一個脾氣不好的人變成一個脾氣好的人,於人於己都有益,這就是文明造化之功。
啟蒙不只是學知識,體驗新奇而已。改變人心,改變社會的文明,才是革命性的創新思維!啟蒙要改變思想,改變心。由粗暴變溫柔,由自私變無私,由欲望主宰變成理性做主,這才是更本質更深刻的改變。
讓我們的內心充滿詩意,享受愛情、親情、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