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備受學生和家長關注的基本學力測驗總算落幕,但緊接而來的是如何申請學校,以及可能要面臨的第二次測驗。這項入學測驗制度的改變,最具體的成就是把行之多年的聯考給廢除了。這個頗富公平、公開、公正的取才方式,終在教育改革的大旗下給推倒了,這是不是教改成功的起步?如果沒有後續的努力,恐怕留給人們更多疑慮。
供需差距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台灣教育的一大問題是以考試引導教學。因此,多年來固然肯定聯考的公平客觀性,卻也因聯考造成教育的扭曲而有廢止的聲浪。然而,我們必須指出的是,聯考只是一種用來解決升學者與可招收人數間差距的手段而已。這個手段會招致扭曲教育目標的背後,主要還是因為升學的供需差距過大所形成的。如果這種供需間的失衡不能有效縮小,任憑入學方式如何修改,即使讓聯考後遺症消除,但也會產生其他形式的扭曲。
其實,以國人所熟悉的留學國家來看,他們的學生也面臨升學的壓力。日本的情形與國內相似,大學會考對學生的確形成壓力,甚至也常有因無法承受壓力而自殺的案例。至於美、加等地,高中生申請入大學,若目標放在「常春藤聯盟」名校,那麼他們高中的成績要求是非常高的,競爭壓力絕不亞於台灣。但是,如果把整體高中生欲申請入大學和整體大學的容量作比較,那麼其供需差距則明顯縮小,所以只要想上大學都會有學校唸的前提大致上是存在的。美、加之高等教育的容量甚至還超出其國內需求,因此開放其他國家學生前去留學,往往還成為填補學生不足的重要來源。這種情形在英國、澳洲、紐西蘭都存在。
教育市場的價格與數量
在沒有嚴重供不應求的條件下,把挑選學生的權力下放給各大學,並由大學負責在學期間的品管與淘汰,再透過教育完成後就業市場的檢驗,大致可以使教育品質達到一定水準。同時,在昂貴的私立學校學費政策外,並且由公立學校提供中上水準且平價的教育機會,應有兼容並蓄的效果。但對照台灣的情形,在供不應求差距極大(近年來稍有減緩),再加上私人辦學的資源相對不足,公立學校獨攬多數高等教育經費,演變成好學校學費偏低的現象。這種供需失衡和學費結構的反常,更加重升學的壓力。這項壓力大到沒有學校敢個別承擔選才的重任,這也正是聯考成立的背景。
如今在供需和價格結構未調整前,只從入學方式上著手,恐怕是事倍功半,同時還可能有其他後遺症。如果能夠讓現有公私立大學院校在最短期間擴增一倍的入學名額,再補以高的淘汰率及一、二年級選院不分系,三、四年級才選系的相關配套,使既有供需失衡差距大幅縮小,此時的入學方式調整才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不知熱心教改的各界人士,可否多些重視教育市場中的「價量」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