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陳先生已經七十歲了,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榮獲國際宗教研究院榮譽哲學博士。在那個年代,能讀到大學,頗不簡單,但是陳先生淡薄名利,在從事本行工作之餘,將所得全數投入一些非親非故、孤苦無依的人身上,甚至為了他們還負債累累,四處借貸。
陳先生的名片上面寫著:無依老人殘障免費收養。在他的仁愛之家內一半以上的案主遭家人遺棄,包括阿吉這個在五、六歲時被遺棄的智障孩子,他一住就是十多年。有的案主剛住進來時付了幾千元,後來就和家人失去聯絡了;有的即使找到家屬,卻發現他們同樣是孤單老人,也是貧困潦倒。陳先生篤信佛教,他看眾生都苦,就承擔了下來。當警察局、社會局一通電話希望能提供緊急安置,陳先生二話不說就答應了,因為他相信政府。
去年,因為南部某教養院發生虐待院民的新聞,引起社會大眾關切,有關單位決定全面輔導未立案機構。陳先生為了配合立案所需,僱用了有合格執照的看護,也參加多次消防訓練,房間的格局為了符合規定一再修改。然而有關單位查訪的結果仍不合格,要求儘速改善,否則處以罰鍰,並立即將院民撤離,要求家屬帶回。
由於需要大筆經費改善設施工程,陳先生實在無能為力,只好任憑政府處置,於是仁愛之家在短時間之內就被迫關門了。陳先生感慨地說有幾個院民離開不久就過世了;而轉往別家安養機構的人,又要付出相當於原來四倍的價錢。他很不理解,為什麼政府非得這樣做,難道沒有更妥善的替代方案?
適逢經濟不景氣,勞資糾紛、社會救助案件增加,政府在財力短絀之下,卻仍處處花大筆錢做表面文章,不思好好落實社會福利。陳先生門上的對聯:
寄居人間是暫時 多做善事留萬年 嚴守口德不害人 擁護政府永快樂
表明了他一生的心志,然而,他的善意得到了什麼樣的回應?事實上,像陳先生這樣的人在社會上已經不多見,他或許沒有身心障礙發展的理念,或許沒有企業家營運的頭腦;但是,這個社會需要的究竟是無濟於事的各種堂而皇之的理論、方案,還是人道關懷的實踐者,實在非常值得我們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