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require '../adsleft.htm';?>
1980年代與1990年代,短短的二十年間,日本經濟展現的是盛極而衰,美國經濟則是否極泰來,形成強烈對比。他們背後隱含什麼財經政策?經濟發展與財政平衡能兩全其美嗎?
日本經濟對策屢敗屢試
日本的泡沫經濟(1986-1990年)於1991年破滅之後,即發生股價大幅滑落、房地價大跌,經濟走向蕭條,金融機構發生嚴重呆帳的危機,經濟陷入一蹶不振的惡性循環。而長期執政的自民黨也從1993年起開始分裂,政局走向「聯合執政」之後,決策層次優柔寡斷,導致經濟政策搖擺不定。從1991年以來,至少推出了十二次的景氣復甦對策,日本民眾更看得眼花撩亂,更不清楚政策或對策的具體效果何在,徒然造成「屢試屢敗,屢敗屢試」的不良印象以及信心低迷的失敗主義,到頭來金融機構壞帳問題一直都未有效解決。所以有人說:「三年泡沫,十年代價」,真是一針見血!
持平而論,日本的經濟危機是來自於泡沫經濟加上政府失能(金融紀律)所衍生的問題,本來就無法由財政政策獲得解決。
更嚴重的是,由於過去12次振興經濟對策的支出總額高達117兆日圓,加上日本人口老化現象是全世界最嚴重的國家(高於100歲的老人超過1萬人),當初基於經濟高度成長時期所規劃的社會福利制度又過於慷慨,造就了泡沫式的社會福利制度,經濟不景氣使得社會福利制度提早屆臨破產邊緣,更一併導致財政嚴重惡化。
目前日本的累積公共債務佔國內生產毛額(GDP)比例已經成為工業化國家中最嚴重者,更使得民眾對於任何減稅或增加支出的後遺症充滿疑慮,政局不穩又雪上加霜導致「信心危機」,使得財政平衡的目標一再遞延,民間部門的消費和投資意願都無法提振。因此,政府過去的政策非但不能有效扭轉景氣,反使民眾信心危機加深。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或金融政策反而導致經濟的進一步緊縮,真是始料未及。
美國財經政策路遙知馬力
美國在1989-90年之間,經濟轉向衰退。當時的老布希總統雖然武功顯赫,但是由於遲遲不肯承認經濟衰退的事實,也未及時提出因應對策,加上違背競選當初「絕不加稅」的承諾,結果導致競選連任失利。很多人甚至批評這是「供給面經濟學」的挫敗。
就在美國經濟一籌莫展時,有一群經濟學家(包括Arrow、Klein、 Modigliani、 Sharpe、 Tobin等五位諾貝爾經濟獎得主,以及當今名氣正響的Krugman等58 位)曾經向老布希寫了一封公開信,強調短期內帶動經濟復甦固然重要,但提升長期的生產力更要緊。他們的具體建議只有三項:一是聯邦準備理事會應進一步降低利率;二是增加對企業設備與機器投資的租稅抵減;三是聯邦政府每年增加500億美元(GDP的1%),提供州政府及地方政府進行教育及基礎建設的投資。
提升勞動生產力政策
這些建議的出發點,是建立在美國勞動生產力長期下降的事實上,認為調降稅率僅能產生短期的效果(刺激有效需求),何況過度消費是美國長久以來的通病,長期的對策,還是在於促進人力、基礎建設、技術和機械設備等方面投資的財政政策。而且80年代已有大幅的減稅政策,因此,他們認為此時的降低所得稅方案並不可取。至於租稅投資抵減(ITC),在1962-1986年期間廣受採用,被雷根的租稅改革所廢止,但這些學者認為租稅投資抵減比資本利得稅的削減更有效果,因為有助於促進企業和個人增加新的投資,可以立即對經濟景氣產生效果,長期則可以改善企業的生產力,是唯一可行的減稅工具。
當然,他們也瞭解美國的經濟問題不是一兩年就可以解決,但認為一旦經濟好轉,則以舉債籌措財源的方式即應改弦更張,可以透過減少國防支出和調高稅率的方式支應,重點是不要再增加財政赤字。
促進人力資本與知識資產
隨後上任的柯林頓,極為重視這些經濟學家的建言,採取的是著重長期經濟成長的財經政策,將重點置於促進民間在人力資本(教育、訓練)、實體資本(基礎建設和R&D),以及一些社會福利改革上。結果從1993年起經濟即持續復甦,而財政狀況也不斷好轉。令人訝異的是,美國竟然在1998年度的決算時出現財政剩餘。
如果把時間拉長,看看美國在1989/90年代出現經濟衰退,然後在1991年底開始復甦,直到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發生之後,仍然維持強勁成長的過程,則不難發現1980年代雷根所主導的供給面經濟學,尤其是以「降低稅率、簡化稅制、擴大稅基」為主軸的租稅改革,以及「小政府」的哲學,可說是導致後來經濟強勁復甦的最關鍵因素。面臨經濟不景氣時,美國政府並不急於在短期脫困,而是著重於長期生產力的提升,甚至在經濟緩和復甦過程中,還不時的採取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因此,今日的美國「新經濟」成就,主要是「日積月累」、「長期努力」的結果,更可見「路遙知馬力」的真章。
緊縮財政 擴張經濟
凱因斯理論認為緊縮的財政措施(加稅或削減支出)會透過對總合需求的影響而對經濟產生緊縮的效果。而就乘數效果而言,削減支出比加稅更具緊縮性;反過來看,增加支出對於經濟的擴張效果大過於減稅。理由是:減稅之後,民眾只會將部分比例用於消費,自然不如政府增加支出有效。
從美國十年來的經濟成長和近年來財政改善兩全其美的表現,以及日本的財政惡化以及經濟蕭條惡性循環的強烈對比來看,顯示財政惡化極可能拖累經濟,而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反而可能導致經濟的擴張;這些經驗的最大啟示,說得嚴重一些,等於是否定了傳統的凱因斯理論!
否定傳統凱因斯理論
巧合的是,最近的財政理論有令人驚奇的發展,所謂的「財政政策的預期觀點」,也得到與凱因斯乘數效果完全相反的看法。這些理論的主張者認為,政府削減支出的措施如果是持久性的,會被民眾認為政府是玩真的,即表示消費者的未來租稅負擔可以減輕,於是會產生正面的財富效果而使民間消費增加。現在的加稅措施如果使民眾產生未來不會有突然加稅的「預期」,而消除對於未來財政政策的不確定性,會使民眾減少預防性的儲蓄,即具有擴張的效果。反之,小幅度的財政緊縮或是大幅度的財政擴張,會使民眾認為政府的態度不夠堅定,擔心加稅迫在眉睫,因而對經濟產生緊縮的效果。
除了上述的預期心理之外,政府財政緊縮有助於利率的下降,代表私人財富的市場價值提高,也會帶來正面的財富效果。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若使債務累積至一定程度,民眾會產生政府倒債和通貨膨脹的信心危機,因此,信用效果就會對經濟產生緊縮的作用。
尊重市場機能維護金融紀律
所以,財政狀況對於政府的財政政策的效果極具關鍵影響,因為政府的財政狀況反映的是政府的「信用」,會影響民眾的預期和信心。財政好轉,自然使民眾更有信心從事消費與投資。我國當前的經濟困境主要在於金融層面的制度與紀律問題,因此,財政政策無法對症下藥,政府應當以日本的慘痛經驗作為警惕,切忌「急功近利」而重蹈覆轍。解決金融問題的不二法門和基本前提,還是在於「尊重市場機能,維護金融紀律」要能齊頭並進;在長期的努力方面,則可以美國的寶貴經驗作為借鏡,將重點置於競爭力的全面提升,加強政府效能、基礎建設和促進民間生產力方面的投資,底線是不要拖累財政,如此才能在財政健全的基礎上,追求經濟的永續發展。簡言之,政府的政策要行穩致遠,不但要爭一時,更要爭千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