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大禹治水之所以能勝過其父親鯀,並且因而得以治理天下,一個非常重要且具有警世意義的道理就是:以疏導取代防堵。然而,這個淺顯的道理卻每每在實踐過程中遭到拋棄。人類社會的許多對策都停留在防堵的框架內,以致鑽不出死胡同,最後也伴隨所築起的防堵之牆而崩潰。柏林圍牆的倒榻可以說是近代史上防堵政策徹底失敗的最具象表徵。有形的牆也許不多見,但無形的牆卻處處可見。台灣在很多財金政策的領域裡,經常見到的就是築起一道道無效的防堵之牆,這樣的政策思維不曉得何時才能被真實的領悟到而改變?
● 無效的「防堵」牆 ●
大陸一採取開放居民購買B股的政策,台灣政府就祭出嚴罰嚴懲的對策,主管當局說最高可以罰款五百萬元,還可以連續罰。同樣的,有立法委員指出某商場名人赴大連投資,金額可能高達數百億元,調查單位就著手調查其使用人頭的情形。這些都是防堵的例子,甚至可以用前朝皇帝告誡其子女的「戒急用忍」來包裝這種防堵的政策,而且還可以引起論爭。一派認為戒忍有理,另一派則表示不應該戒忍。爭辯焦點其實就是對已然成形的資本西流趨勢(猶如排山倒海的洪患),到底應順勢疏導?還是要逆勢防堵?如果,千餘年前的大禹治水經驗可以參考,那麼爭辯豈非多餘?
當然,當趨勢猶如洪水般潮湧而至,也許最即時性的應變措施,仍然是短暫的防堵,其目的應在降低損傷,但絕不能取代應積極進行的疏導。否則,不但防堵成本不斷增加,失敗的風險也會升高。無奈,財金政策上不斷看到的就是這些防堵之牆。譬如:為了防止大陸開放資本市場的吸金效應,台灣政府就要派員去查核台商在大陸的投資情形,懲罰投資B股的投資人,命令投信基金持有紅籌股必須限期賣出。既然害怕資金外移,又吸引不到外資來台,公務人員退撫基金此時突然申請要將資金匯出以便投資海外股票,當然不可能獲准。
● 理性看待資金出入 ●
台灣對資金進出所採取的防堵政策和心態,已經使我們無法理性看待資金自由進出的這個大趨勢,甚至還扮演起唐吉訶德的角色,拼命想圈住流動快速的資金,其結果必然導致對政策效果的挫折,以及因而形成的防堵風險終而致令池澤有枯竭之虞。台灣對資金的防堵,擺明的對象就是中國大陸,以至形成種種幾乎無法自圓其說、相互矛盾的說詞:譬如,限制或禁止台灣資金赴大陸,理由是避免資金被淘空。那麼,何妨開放大陸資金來台?俾相互挹注資金。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陸資猶如屠城之木馬,何能輕易放行?譬如,台商向本地銀行融資後將資金移往大陸,將危及本地銀行的經營安全。既然如此,何妨開放本地銀行赴大陸設分行,以人民幣支援大陸台商。答案仍然是不准,因為台灣的銀行赴大陸會移出更多資金。殊不知大陸台商要的是人民幣而非新台幣資金。又譬如,台灣上市上櫃公司在台集資,拿到大陸投資,當然要加以更多的限制和管理,因為這是拿台灣投資人的錢去大陸投資。那麼大陸開放B股,乃至未來的A股或創業板讓台商企業到大陸上市集資,總應該表示歡迎或肯定了吧!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因為如此一來台商就完全與台灣斷了根,那裏還是台商?
● 改善國內投資環境 ●
上述台灣資金不能到大陸去的理由,都是防堵性而非疏導性的。什麼是疏導性?就是花功夫整理台灣的投資環境,使資金在台灣能夠找到好的報酬,這才是引導、吸引資金的最佳策略。如果台灣的投資環境惡化,資金必然無法在台灣被利用,此時築起再多、再高的圍牆,都無法堵得住無孔不「出」的資金。所謂資金回流機制,也只是紙上談兵罷了!
|